大家心中叫苦不迭,表麵卻不敢露出半分猶疑之色,於是一群人隻能跟著慕寧,去往李府的方向。
不知道這公主是怎麼想的,即便如今民風開放,也鮮少有女子敢在大庭廣眾之下隨意行走的。
然而這公主麵紗不戴,馬車不坐,還走在了最前麵,一路上引來了無數觀瞻的目光。
她長得的確是太美,無數人為她駐足,並且口口相傳,圍觀她的人越來越多。
看她走進了李府,大家還一臉的驚詫,直到宮女解釋著,說是公主被李姓商人的真情感動,要親自去看看這人的麵容,百姓們才理解了。
這段日子,李先明為緬懷亡妻,決定終身不娶的事,早就傳遍了大街小巷。
民間一直在傳著李宣明的美名,如此好的丈夫,天底下都難找。
官員們木著一張臉走進去,然而出來時,臉色卻完完全全變了個模樣。
這次不僅僅是他們出來了,後麵竟然還綁著李宣明。
他披頭散發,形容狼狽,不複當時儒雅商人的模樣。
百姓們紛紛吃驚,不知道這是在做什麼。
而慕寧已經一聲令下,直接要押著李宣明去往刑場。
如此乾脆利落地行事,實屬罕見。
百姓們都在納罕,跟著慕寧朝刑場走去。
慕寧這次上了馬車,不理會彆人的問詢。
而與此同時,正在刑部當值的顧灼光,得知了這個消息。
他是今年的新科狀元,按理來說應該入翰林院,但由於能力出眾,又有家族助力,皇帝急需新鮮的血液注入朝堂,就把他安排到了刑部。
在外人眼裡他是才華橫溢的狀元郎,在刑部,他隻是一個末等的官員。
王氏的案子是他搶來的,更是他一手辦成的。
這案子辦得漂亮,贏得了其他官員的不少讚許。
而如今聽到公主綁了李宣明,似乎是案子另有隱情,顧灼光再也坐不住了,繃著一張臉就朝著刑場所在的方向去。
然而更讓他想不到的是,他到了刑場才知道,公主隻是抄了近路,她把李宣明押回了大理寺。
跑空了一趟,顧灼光臉色越加的陰沉,他本來長得是一張溫潤如玉的臉,一繃起來還是有些嚇人的,旁邊的小廝不敢跟他說話。
直到進入大理寺,顧灼光依舊沒能緩下心裡的那口氣,他隻覺得慕寧在胡鬨,這案子看似蹊蹺,但他早已理清楚了其中的來龍去脈,將真正的罪魁禍首緝拿歸案了。
這並不是多麼難的事,可為何慕寧非要節外生枝?難不成是因為……想到那件事,顧灼光表情越發的冷酷。
他一踏進大理寺的門,就有不少人注意到了。
當今的狀元郎長著一張俊美無比的臉,又有皇帝的器重,他將來的前途如何,大家都悉數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