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要辦女學!
這個消息一傳出來,好多人把手裡的杯子都給摔了。
要知道封建社會的古代,女人沒有田地,也鮮少有自立門戶的資格,除了通過苛刻的條件能立女戶的,好多人大字不識一個。
上學更是提都彆提。
除了一些達官顯貴家的女兒,為了能夠讓她們有足夠的實力成為當家主母,從小學習各類技藝的同時讀書,彆人是沒有條件得到學習的資格的。
太子妃要辦女學,挑戰的是權威!
尤其是在古代,她這麼做,簡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大家都在議論紛紛,慕寧已經行動起來了。
作為出嫁的公主,原主的嫁妝那可真是不老少。
太子也是個要麵子的人,不可能一分錢都不給自己的妻子花用,即便這個妻子就是個擺設。
所以一來二去,原主手裡的財富越來越多。
她沒有朋友,社交也得處處小心,錢自然省下來了。
慕寧就是拿著這些錢,去辦的女學。
有時候要達到水滴石穿的效果,步子就不能邁大了。
慕寧找人出去散播她要辦女學的消息,好多迂腐的文人,恨不得用最嚴苛的話批判她,說她作為一個女子,反了天了。
可她是兩國和平的象征,是老皇帝親自點頭給太子娶的妻子,大家的不滿隻能埋在心裡。
除了那些禦史去找老皇帝訴苦,說太子妃太過於放蕩不羈,不把倫理綱常放在眼裡,彆人都是坐觀其變。
如今陳國富庶,百姓手裡有錢,個彆地方對女娃比較寬容。
但更多的地方,不希望女子挑戰男子的權威。
尤其是在森嚴的京城。
老皇帝聽了以後,也覺得慕寧在胡鬨。
但他很清楚慕寧的性格,這個太子妃說是溫柔嫻靜,還不如說是無腦愚蠢。
對太子傾心後,恨不得把整顆心都拴在他的身上。
去宮外住,不過是她心血來潮,如今辦女學,也可能是她的一種解悶方式。
從小在草原上長大的人,再怎麼說跟他們陳國的人也是不同的。
老皇帝很鄙視越國人,順帶著鄙視慕寧。
對於皇帝來說,辦個小小的女學,不會動搖教育的根基。
然而那些老頭子發現皇帝竟然不把他們的彈劾放在心上,就開始苦口婆心地跟老皇帝講起了女子讀書後的種種不利。
可惜他們忽略了老皇帝如今的心態。
他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關注重心都轉移到兒子們的爭鬥上。
對於教育這一方麵,他年輕時還會關心一點,但他在位幾十年了,教育體係早就固定了,一個太子妃偶然間辦起的小學校,能影響得了什麼?
他本就不太關心教育,因為他覺得自己在年輕時打定的地基非常好,隻需要按照他製定的模式實行,就會有濟濟人才進入朝堂。
他關心的首先是經濟,一個國家的經濟要是好了,百姓的心也就定了,他的位置就會越加的穩固。
除了經濟,更多的時間,他還是在看自己的兒子們。
太子的位置到底有沒有坐穩,隻有他自己清楚。
這幾個孩子看他日漸年老,到底打的什麼算盤,他很理解。
畢竟他也是從那個時期過來的。
但,這並不代表著他作為帝王,就可以被彆人惡意揣測,甚至動不動就盼著他死。
如今太子的心也是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