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舌戰群雄的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京城裡傳開了。
當天就被寫成了評書,說書人講在酒樓裡講的熱火朝天。
好多人聽得如癡如醉。
而一些想要出頭的人,也縮回去了。
怎麼說呢,即便大夥都知道太子妃在故意轉移重點,讀書是劃分階級的一個重要方麵,王勳貴族的女兒要是不讀書,那就說不到好人家,這其實是一種資源的體現。
可聽過太子妃的伶牙俐齒,他們是不敢說這些的。
畢竟那些讀書人家裡,也有讀書的女兒,討一個識字的妻子,當然比大字不識一個的村婦強的多。
既然他們都是這麼想的,就沒法與太子妃打擂台。
到最後眾人隻能安慰自己,太子妃辦的女學沒有多大規模,不過是心血來潮,哪有那麼多的銀子去消耗。
這天底下不識字的女子多著呢,隻要不給她們啟蒙,女子就不會鬨事。
太子妃一個人還能教化多少人,這些都不必放在心上,他們隻需要盯著點就行。
要不然,被當眾打臉的滋味可不好受。
聽說那些讀書人回去都一蹶不振,還被戳著脊梁骨嘲笑。
大家都心有戚戚焉,他們可真是怕失了體麵,還成了彆人嘴裡的談資。
有好事者,特地去打聽了太子妃所辦的學校教什麼。
當他們聽說不過是拿著一本大部頭教識字,上麵的字密密麻麻,連四書五經都沒有之後,他們就放下心來了。
連這些都不教,太子妃可能真是由於太子不寵,找件事做一做罷了。
給他們打退堂鼓的事找了一個完美的借口後,這些讀書人就懶得去跟慕寧叫囂了。
吃力不討好反而自己還丟麵子的事,對於那些要麵子的人無異於酷刑。
而沒有那些蒼蠅在耳邊嗡嗡嗡,慕寧就開始招生了。
她要招的學生很特彆,她已經提前說了,隻招平民,貴族官員等人的後代都不能來。
聽到這個消息後,好多人都忍不住冷笑,以為他們會把孩子往她的學校送嗎?送去就是丟人,誰不要點臉麵。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幾條特彆的規定。
首先,來報名的家庭,家裡一年賺到的銀子不能夠超過一兩。
慕寧穿越的世界,物價跟現代世界相比,一兩相當於一萬塊錢。
一年連一萬塊錢都賺不到的人家,自然算是貧困戶了。畢竟這可是京城。
若是不滿足這個條件,那麼家裡有三個以上的姊妹,下麵還有弟弟的,也可以來入學。
這條件千奇百怪的,好多人摸不著頭腦。
而且這所女學竟然不限製年齡,哪怕你當了祖母都能來讀書。
這真是……好多人在家裡罵慕寧胡來。
但慕寧非要這麼實施,又是她自己花錢建起來的學校,彆人還真沒法說。
不過,去她的學校上學有非常明顯的好處。
平民的孩子想嫁好人家,識字的女孩子總比不識字的女孩子受歡迎的多。
慕寧的學校不僅給這些女孩子們提供學習的機會,而且學費全免。
去她的學校讀書,一個學期還有一身新衣服,按照姑娘的尺寸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