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寧寫的文章被省裡的報紙刊登了。
作為一個優秀的進步青年,慕寧認為她寫文章還是可以的,所以她沒有放過任何一個機會。
不管是公社,縣裡,還是省裡征稿,慕寧都會投。
這年頭能上報紙,才能夠被人們熟知,才有機會為村裡人謀利,這都是一條線上的活動。
既然她生在一個農村裡,沒有辦法擁有那麼大的能力,那就得儘自己所能為自己奠定資本。
慕寧的付出自然是有回報的,她的能力很強,她歌頌祖國,歌頌勞動人民,歌頌偉大的工農階級。
每次她寫的東西都十分言之有物,公社裡的人看了都愛不釋手,等發到縣裡麵,更是被大家給爭相閱讀。
這次她被省裡看到的文章,寫的就是大隊全體人員為了實現理想努力前進的事跡。
她在裡麵寫到了他們大隊要建廠的事,也寫到了他們大隊努力學習、擺脫文盲的帽子的事,還寫了他們大隊的男人們勤勞勇敢照顧家庭的故事。
這些事都是時代主流在歌頌的,既迎合了口味,又有一定的宣傳意義,所以省裡立即刊登出來了。
而慕寧的名字更是被很多人熟知。
當報紙傳回他們公社,正好一群其他大隊的人正在慕寧他們大隊裡挑三揀四。
公社的人來他們大隊報喜,正好把這群人的嘴給堵上了。
省裡的報紙都刊登了慕寧的文章,這可不是一般的榮譽。
整個大隊都沸騰了。
慕寧就是一個小學畢業的女青年,沒想到那麼厲害,竟然被省裡的人都看到了,這不就是文曲星下凡嗎?
他一下子就成了全大隊的驕傲。
慕建平看上去容光煥發,好像年輕了好幾歲。
劉秀英和王妙禾出去說話嗓門都大了。
家裡出了一個這麼厲害的人,他們家長高興。
而且在他們的眼裡,慕寧給自己爭來的東西,比起他們這些做父母的背後托著獲得的意義更加的重大。
他們沒有幫上慕寧什麼忙,慕寧就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了那樣的榮耀,作為父母要是不激動,那才怪呢。
慕建平算是繃得住的,畢竟他前麵三個兒子也給他帶來了不少好消息,但慕寧給他的感覺還是不一樣。
這孩子,他總感覺以後肯定要比她三個哥哥還要厲害。
也許是精神層麵的厲害吧,她三個哥哥其實性格都挺簡單的,而慕寧一直讓人摸不透。
那不管怎麼樣,家裡的小孩厲害,慕建平心裡麵就高興。
其他大隊一看到慕寧連報紙都登上了,這個廠子自然就不可能建在他們大隊裡了,他們再想說點什麼,也不敢說了。
人家慕寧是個筆杆子,要是在文章裡寫了不該寫的,讓領導看到他們這些大隊不配合,對他們問責,那可就麻煩了。
這年頭誰都怕惹事兒,有心理陰影。
所以慕寧上報的連鎖反應就這麼簡簡單單地把這些大隊的鬨事給消滅了。
其他人都在為慕寧上報紙高興,慕寧反倒是那個最平淡的。
她隻是安排著彆人立即把廠子給建起來,不要再招惹那麼多的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