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她騎著自行車,在村頭嘮嗑的一群人都忍不住抬起頭來。
慕寧現在早就變成了全大隊的名人,或者說全公社的名人。
十裡八鄉沒有她那麼能乾的,剛開始大家都覺得她太不安分了,要不然搞這個,要不然搞那個,現在大家都恨不得她搞得越厲害越好。
因為她搞得越熱鬨,他們能獲得錢的機會就越多。
再小肚雞腸的人,也知道誰能給他們帶來利益。
大家實實在在得到了慕寧的好處,對待慕寧自然都露出了笑臉。
他們最清楚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什麼樣的人。
看到她騎了自行車,好多人都興衝衝的問:“慕寧,這是你爸新買的自行車嗎?給你大哥買的還是三哥買的?”
她二哥去讀工農兵大學的事,他們自然都知道。
慕寧笑著對他們說:“是家裡人專門給我買的,不是彆人。”
這話一說出來,好多人都露出了驚訝的神情。
不為彆的,自行車在這個年代比現代的小汽車還要珍貴。
至少到現在的農村,家裡有車的,不是少數。
可在那個時候的農村,有自行車的,那可以在村子裡橫著走。gonb.oΓg
在這個女孩子被罵賠錢貨的年代裡,慕寧的家裡人竟然給她買了一輛自行車,專門給她一個人買的,這可真是個大新聞。
不到一頓飯的時間,這件事就從村頭談到了村尾。
整個大隊的人都知道了,慕寧家裡人有多麼寵她。
為了她,竟然買了一輛自行車!
好多人羨慕,也有好多人有點酸。
憑什麼她就能獲得那麼多的愛呢?
尤其是那些天生看不上女孩子的,極端的連飯都不想吃。
但他們在心裡嘀咕,卻不敢在慕寧家人麵前說一句。
不為彆的,那家人沒有一個好惹的。
唯一一個好惹的二兒媳婦,還被她男人帶去四九城了。
現在這一家人就是銅牆鐵壁,誰都沒法招惹。
不敢在他們的麵前說,但他們敢在鄰居的耳朵旁邊嚼舌根。
“這慕寧也真是,家裡人送她她就要了嗎?她一個女娃子要自行車乾什麼,村裡好多男娃都沒有呢。”
這些愛嚼舌根的人,其實就是想找認同感。
他們希望從鄰居的嘴裡得到跟他們一樣的想法,比如慕寧不配,慕寧太過於大小姐做派,她不能夠跟男孩相提並論,這車子還不如早點還給她爸,讓她爸辦事用。
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平日裡討論一個人會得到應和的,他們這下子卻得到了孤立。
那些被叫過去說壞話的鄰居都不鹹不淡。
“慕寧家裡人疼她,愛買什麼買什麼,跟你有什麼關係,花你一分錢了?”
“你說彆人人家不找你,你說慕寧你就不怕劉秀英待會兒把你家門給砸破。”
“大嬸子你還是閉上嘴吧,你看你這個人呀,你兒子這不是還在競選工人嗎?你非要在這個節骨眼上說慕寧壞話,腦子不好使,還是不轉彎兒?”
“他三叔,你多大年紀了,還說小輩的事兒,你自己不給你家裡人買一輛自行車,怎麼好意思管人家自行車用在誰身上,用在誰身上,也不會用在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