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餘生聽後,將手中香置放於龕案,並分彆行禮作揖叩拜。
待顧餘生拜完,封文聖引著顧餘生到正殿對坐。
封文聖雙手抱懷,娓娓道:“小師弟,自夫子收大師兄算起,每隔六十年或者七十二年,就會收一位親傳弟子,可自十師弟開始,夫子就神遊天地之間,很少現身,所以,你十一,十二,十三師兄,都是由大師兄,二師兄和三師兄代夫子傳授本事,莫師妹以神魂之軀經過學海書山的考驗,得聆夫子真言大道,此是天大機緣。
而斬龍山一脈小師叔遭逢變故,雖然有三座劍山為傳承,可離大道還是差了一些,你九師兄讓你來找我,我大抵也能明白其中的原由。
從現在開始,由我傳你聖院七十二至聖大儒留下的各家經典七十三篇,聖人留下的天道典籍七篇,在授完之後,你要通過自身的感悟,將自身的理解編著出一本書來,以便封存,倘若有朝一日,人族滅危,也不至於斷了傳承。”
封文聖說完,先取出一把戒尺放在桌上。
顧餘生看見那一把戒尺,不由地想起當初他以聖人戒尺引神橋,續接魂橋之事,儒家大道之妙,顧餘生雖為聖院後山的先生,但卻涉獵較少,更在道,佛之下。
封文聖恭請戒尺,又起身朝著那三幅畫像拜了拜,隻見一本浩然紫氣籠罩的書籍從畫卷後方飛來,落在案上。
“逍遙遊。”
封文聖恭敬將書上的封印解開,神色莫名的看一眼顧餘生。
“這是莊聖所著聖人之書,小師弟,我觀你行走間疾如迅風,練過逍遙遊?”
“稟四師兄,我學過儒家大風歌。”
“原來如此。”
封文聖不急於講解書,雙手置於書上,對顧餘生道:“莊聖雖是聖人,卻並非完全的儒家修行者,他以儒修入世悟道,最終卻成為道宗的大道聖人之一。小師弟,你雖然氣機內斂,專於劍道,可我依舊能感覺到你身上暗藏著數家之道。
我雖不介懷,可卻必然引動宗派之爭,此事你需暗自牢記,除非你的實力允許,此篇逍遙遊暗藏莊聖畢生大道玄機,我修儒道恐被影響,故我不為你講解,需要你自悟,三日之後,我來為你授課,戒尺在案,師弟可要仔細參悟,不可偷懶。”
“是,四師兄。”
顧餘生起身欲送封文聖,封文聖示意顧餘生抓緊閱聖人之書,不可將時間浪費在繁文縟節。
顧餘生將書挪在身前,這才發現,這本聖人典籍逍遙遊,暗藏天地間最為玄妙的智慧符文,觀書識字,卻未必識心,無數文字入眼,大腦中卻是一片空空如也。
原來,這些聖人典籍,皆是真本,並非大儒抄錄封存之書,暗藏著聖人神韻,非人族無以致觀,非身正不可翻閱。
顧餘生一旦以雙手觸及聖人典籍,他的思維與神識就會自動的飛入到典籍中暗藏的空間裡,他身上的葫蘆,包括本命劍,都無法被召喚。
這應是聖人防止大道落入他族之手的一種手段。
顧餘生沉浸於聖人之書,隻覺萬千文字紛雜,無法捕捉其中文字奧義。
即便他以強大神識重組這些文字,也顯得格外生澀,漏洞百出。
可就在此時,顧餘生的靈魂深處,神識陡然一動,一道熟悉的大門,悄然打開。
霎時間,無數典藏書籍儘皆化作天地間玄妙的符文,與莊聖留下的逍遙遊相呼應。
“這些書籍……難道是……劍王朝遺跡中的顯兆秘藏!”
顧餘生一臉愕然。
當初他入劍王朝劍塚,本意是尋劍,可在西境沙漠的客棧裡遇見黃大仙的後人,在客棧得閱樓層樓書屋中的萬千書籍,後來才知那是劍王朝留下的顯兆秘藏,彙聚一國聖賢,無數人的智慧傳承。
顧餘生以有限精力致於劍道,而忽略了這座秘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