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富根急得額頭直冒虛汗:“這怎麼得了?我就想早日把廠子建成,這一停工,停到何年何歲?”
師父卻道:“絕對是好事。你還有不有錢?立即把旁邊的那五十畝地買下來。”
鄧富根隻差沒哭了。問道:“大師,您這是個什麼主意?”
師父二話不說,起身上了二樓,一會兒出來,把十紮票子向桌上一放:“這是我借給你的,其他你去想辦法。”
鄧富根不敢伸手:“大師,您講個道理給我聽聽。”
師父才細細說出原由:那片地方,小地名叫窯鋪子,市誌記載,宋朝時,就是官窯所在地。出產釉下彩透光薄碗。這種碗潔白純淨,幾儘透明。是稀世之寶。
但是,方圓三十公裡都叫窯鋪子,所以,宋窯到底在何處,文物部門也作過探測,卻一直沒有發現有窯。
這次發現了,肯定不止一座,那麼你那廠區基本上就是個窯群。那塊土也就泡湯了。因此,你應向政府提出,在旁邊加征一倍土地給你。
鄧總問道:“買那麼多地乾嘛呢?”
師父壓低聲音:“那兒必成名勝古跡之地。你現在馬上要去市政府,跪也好,拜也好,哭也好,鬨也好,一定要他們馬上表態。理由就是影響你建廠進度,必須馬上批地。過幾年之後,你那地就漲價了。
鄧富根馬上帶了一班人到市府,他有個本事,既鬨得領導心慌,又讓領導覺得他可憐。領導說,不急,研究研究。
過了一月,果然越挖越多,省裡的專家下了結論——宋代官窯群。對於研究北宋時代社會經濟文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鄧總那原來的地皮要全部收回。
鄧富根放風要到市府樓頂去跳樓。市府開會研究:古窯群不準動,在原來的基礎上,多劃二十畝給鄧富根,那二十畝其實就是一個臭水塘。
鄧富根又來問師父的主意。師父說:臭水塘的“臭”,也是個好字。上為“自”字,下為“犬”字。“犬”字,是“大”字加一點。意思是比大還多一點。
鄧富根苦笑道:“大師,您這是開玩笑還是真測字啊?怎麼我來測字,你總是這個也好,那個也好。”
師父說:不測“臭”字,換成“水”字,你鄧富根這“根”要水滋潤嗎?
不測“水”字,測“塘”字。“土”字加“唐”字,一片盛唐之地。唐朝,叫盛唐,你懂?
鄧富根站起來,對師父三鞠躬:“大師,我個沒讀書的人,我就閉著眼睛瞎搞。因為我信您這個讀書人。依您意思,就是橫也發財,直也發財。”
師父虎了臉:“瞎搞可不行。周圍土地坐地漲價。你不能辦不鏽鋼廠了。那是金子打水桶,太浪費了。”
鄧富根忙問:“建住宅小區?”
師父搖搖頭:“住宅小區也不行,那是一錘子買賣,賣完房,你就賺不到第二輪錢了。”
鄧富根問:“那搞什麼呢?”
師父給他一錘定音:“全搞成商鋪。”
鄧富根腦子裡一片渾濁,說道:“不管今後是虧是賺,我要先給你叩三個響頭,說罷就跪地三拜。”
師父擺擺手:“何必行如此大禮?”
鄧富根一臉凝重:“我爹隻生我養我,但從來沒給我指過一條路。您就是我再生父母,給我指出了一條光明大道。
“小宋城”由此得名。隨著宋窯紀念館的建成,宋窯舊址的設立,“小宋城”由南郊變成南城區的中心。鄧富根因此發家。
故事說完,我娘第一個發言:“山紅,你跟對了人。你說你一天能掙個三百,我心底裡一直認為你扯淡。這回信了。”
我爹一向反對我吸煙,竟破例借著給我姐夫張煙的同時,給了我一支,開心地說道:“你師父是個好人。”
我姐夫趁機為我說話:“山紅去吃飯,不用自己花錢。”
我爹我娘一齊問:“為啥?”
我姐夫揚眉道:“他是弘一大師的徒弟啊。”
我娘抹了一把幸福的眼淚,說道:“一定要早點見到你師父,讓我們當麵說一聲謝謝。”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