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本地人都知道,那棵橡子樹結了那麼多橡果,很可能會招來野豬。
民兵還問道:“你們當時往那邊去,老知青都沒攔你們嗎?”
宋子瑤搖頭。
民兵口裡的老知青不是指所有老知青。
據了解,王一光和二石下鄉三年,孟晶和陳默一樣,都是去年來的。
這幾個,很可能也並不知道。
如果說老知青裡有人懂得這個生存智慧,也隻能是下鄉已經十年的劉清萍和趙光明。
宋子瑤仔細捋了捋今天晚上發生的事。
陳默逃跑,顯然是誰也沒料到的。
劉清萍堅持鼓動女知青也上山找人,有點不合常理,但也說得過去。
到了山上分頭找人,劉清萍一反常態搶過了王一光指揮的位置,將她跟廖紅梅和周曙光分在了一隊,還指派他們往哪個方向去。
其實知青們的膽子小,平常撿柴都不會到橡子樹那麼深的地方去。但他們三個都是剛下鄉一個多月的新知青,對路不熟,天又黑,根本都沒意識到走到了那麼深的地方。
假如有一個老知青在,隊伍可能在一半的時候就已經打道回府了。
遇到野豬是個概率問題,但這一環又一環的扣著,卻透著股詭異。
可如果劉清萍是故意的,又是為了什麼呢?
劉清萍跟廖紅梅關係挺好,跟周曙光連話都沒說過幾句,跟她......
宋子瑤驀地想起了分配隊伍的時候,劉清萍硬是要把她跟廖紅梅分在一隊。
她跟廖紅梅的矛盾,知青點沒人不知道,按照劉清萍麵麵俱到的處事風格,應該儘量把她們倆隔開才是。
......劉清萍是衝著她來的?
她倆明麵上沒發生過什麼矛盾,真要是衝她的話,就隻能是利益發生了衝突。
她才下鄉一個多月,算來算去,也隻有當文書這件事能夠得上利益衝突了。
不過這些都是宋子瑤的猜測和推理。
真相如何,還需要證實。
因為頭天晚上的折騰,隊上特批知青們第二天可以不用上工。
宋子瑤天亮了才睡,一覺睡到了中午。
陳默已經回來了,頭上纏著紗布,據說縫了針。
他看上去更消瘦,隻一聲不吭地還給了宋子瑤一塊錢,接著就回屋躺著去了,連飯也不吃。
廖紅梅還要住院,王一光回來後,讓一名女知青去陪著。
不出意外,又是劉清萍主動請纓。
等到人都散去,宋子瑤叫住了王一光。
先是東拉西扯了幾句,再裝作不經意地道:“隊上的人說,讓我們以後不要再去橡子樹那,野豬喜歡吃橡果。”
“啊?”王一光有些驚訝,“野豬不是吃草和肉嗎?還喜歡吃堅果?”
反應不像是裝的。
宋子瑤歎了口氣道:“等我們在農村的時間待得長了,這些生存智慧自然也就懂得多了。”
王一光讚同地點頭,不過接著又露出了狐疑的神色,“老趙應該知道吧?他每年都要跟著隊上去冬獵,各種動物的習性都學了個七七八八。那他昨天晚上為什麼沒提醒你們?”
宋子瑤笑道:“興許是剛好不知道野豬的這個習性呢。”
王一光頓了一下,才道:“也有可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