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到興州來,所謂何事?”
“並無它事,僅僅來做做買賣。”龐特笑道,“我們帶了許多貨品來了,希望天子能允許我們在城內做交換。”
“都是什麼貨品呢?”
龐特說道:“有獨峰駱駝、大尾白羊、室刀、玻璃器、瑜石、瑜石瓶、硇砂、玉石、玉佛、玉鞍勒、玉轡、玉帶、玉越斧、琥珀,另有龜茲僧人獻梵夾、菩提印葉、念珠、舍利、佛骨等。”
趙寧突然問道:“閣下旁邊這位是?”
“這位是我的一位朋友,他來自更加遙遠的伽色尼國,也是一位商人,常年與我們商貿。”
趙寧點了點頭。
在大唐時期,印度人還經常會出現在長安的街頭。
不過到了大宋時期,彆說印度人了,隨便一個胡人若是出現在汴京城,恐怕要引起圍觀。
當然,也不是說汴京沒有胡人,有從西域過來的胡商,但很少。
更彆說印度人了。
曆史上的宋人,整體趨近於保守。
但是據趙寧對曆史大致脈絡的粗淺了解,是知曉這個時代的高昌回鶻人其實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販子。
他們經常帶著更西邊的印度人,黑突厥,甚至塞爾柱人,到東方來。
要麼進入遼國境內,要麼進入西夏境內,也有一部分人進入宋陝西民間,不過是邊陲之地。
宋朝時期雖然陸地絲綢之路斷了,但民間還殘留一些,隻是不像漢唐那樣興盛。
至於龐特說的伽色尼國,是這個時代印度北部一個強大的王朝,是由突厥人建立的。
這個王朝北邊與位於七河流域的黑汗喀喇汗國接壤,西麵與強悍的塞爾柱帝國接壤。
就是那個曾經殺死東羅馬帝國皇帝的塞爾柱帝國。
趙寧繼續說道:“聽聞遼國大將耶律大石到了西域,在西域建元立製?”
龐特怔了怔,說道:“想不到天子竟也有聽聞此事。”
周圍的大臣甚是奇怪,聽這回鶻人的話,趙官家所說是事實?
趙官家是如何知曉耶律大石在西域建元立製的?
眾人也不敢多問,隻是靜聽。
“我大宋與遼國乃兄弟之邦,當年的一些誤會,導致了一些仇怨,現在都過去了,大石在西域如何?”
龐特說道:“菊兒汗天縱之資,大遼現在兵強馬壯,與我們素有交往。”
“那使者若回去,替朕向耶律大石問好,就說朕很想念他。”
龐特感到莫名其妙,恐怕耶律大石連趙官家麵都沒有見過。
“一定一定。”
“使者想要交換什麼,去城中自由貿易吧,朕不乾涉你。”
“多謝天子。”
“不過話說回來了,你們也不要隨意動朕的物什,記住了嗎?”
“記住了。”
這些使者退下後,李良輔說道:“陛下,這些人明顯是來試探的,為何放他們走呢?”
“我天朝上國,抓幾個商人,未免顯得小家子氣了些。”
“陛下聖明。”
其實了解趙官家的都知道,這絕不是天朝上國麵子問題,是把他們放回去。
最好鼓勵他們進軍河西。
畢竟,高昌自古以來,可是華夏的故土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