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理氣安胎。”
過了兩歲後,小團子雖說在語言方麵有所長進,可這麼長一段話說下來,還是頗有些吃力的。
團子回答完了,老頭兒一張嘴張的老大,目瞪口呆。
好半天方才回過神來,激動手舞足蹈,仰天長嘯道:“天才啊,真是個天才啊。”
見周圍的女眷都拿看神經病的眼神看著他,他臉微紅了一下。
怒力的平複了下心情,蹲下身來,眼神格外的溫和的看著團子道:“娃娃,這些都是誰教你的?”
若是沒有師傅,這樣的天才肯定要拐到自己門下才好。就算有師父也不打緊,多一位師父也是可以的嘛。
小團子心裡樂嗬,得嘞,看樣子拐師傅這事兒已經成功了一半。
隻要再努努力,這神醫師父便可收入囊中。
蔣家長輩們也算是看出些門道來了,她們也樂見其成。
隻見團子拿小胖手抓了抓腦袋,搖了搖頭道:“沒人教,我看書。”邱神醫更開心了:“喲,你識字了啊。都看了什麼書了?”
團子掰了掰指頭:“《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沒有了。”
這已經很曆害了。邱神醫笑眯了眼:“娃娃啊,你這麼喜歡學醫,可願意拜我為師?”
團子沒說話,隻是轉頭看向自家娘親。
陸氏她們是聽過邱神醫名號的。
聽說這位神人一慣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不曾想今兒竟在柒裡山遇到了。
難得的是還想要收自家女兒做徒弟,當真是天上掉陷餅也不過如此了。
陸氏麵帶喜意,忙衝女兒點頭。
小團子得了娘親的話才點頭答應:“我願意的。”
邱神醫哈哈大笑:“好,從今兒起,你就是我的關門弟子了。”
在陸氏和長輩們的指點下,蔣禹清跪下給邱神醫磕了三個頭,這拜師禮就算成了。
陸氏覺得這拜師禮儀委實寒酸了些,怕委屈了邱神醫。說要選個吉日,備齊茶禮,廣邀賓朋,正式拜師。
邱老頭連連搖頭說,他不講究那些虛禮,不必那麼麻煩。她若實在過意不過,回家後,讓蔣禹清再給他敬杯茶就是。
陸氏忙點頭應下。
不過上山撿了回菌子,竟意外的給女兒撿回來個神醫師父,這著實是說不清的緣份。
到家後,蔣禹清從院長辦公室拿了最好的茶,親自泡了,給邱神醫敬了茶,拜下了這個師父。
邱神醫孑然一身,常年四處行醫居無定所。
這回竟然收了個年紀超小的天才弟子,剛脆就在蔣家住了下來,打算好生教導,務必爭取再培養個神醫出來。
也是在蔣家住下後,邱神醫方知道,他新收的小弟子竟然是因為種出了高產糧種而被封爵的,青州縣伯兼青州縣令蔣文淵的女兒。
有個探花出身的老爹,難怪小徒弟這麼聰明。
不僅如此,他這小徒弟還養了隻跟她一樣可可愛愛通人性的小白虎。
兩隻小萌物每天在他麵前蹦蹦躂躂,打打鬨鬨的,他覺得一顆行將就木心都變年輕了許多。
自從拜師後,小團子每天的生活變得規律起來。
每天卯時起床,跟著師父打一套五禽戲,強身健體。
蔣家的大人小孩們瞧著有趣,也跟著一起練。
吃飯完早飯後,開始背醫書,學習醫理,藥性。下午,則是自由活動時間。
她上輩子主攻西醫,中醫隻了解了個皮毛。此番跟著師傅,從頭開始,一點點把基礎打牢夯實。
就像一塊乾燥的海棉,被丟進了中醫學浩瀚的海洋中,拚命的吸收著知識。
隨著知識的不斷積累,許多上輩子一直困擾她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邱神醫覺得寶貝徒弟年紀這麼小,不僅擁有過目不忘的本事,還極其自律。
水滿則溢,小孩子太過勤奮了不好,很有必要釋放下活潑的天性。因此,每天隻給她上半天課。
下午,她則會帶著白小九去看她的菜地。
給她的寶貝蔬菜澆澆靈水,放放異能,讓它們長的更好些。或者拉著師父去巡她的西瓜田。
邱神醫聽說這片綠色的藤蔓植物就是曾經番邦的貢品寒瓜時,很是驚了一驚。
不過想到寶貝徒弟家,連畝產幾千斤的糧食都能種出來,再出個貢品什麼的,好像也不奇怪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