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也算是給蔣家人提了個醒。
老胡氏敲打完兒子後,還是覺得不安心。想了想把孫子們也給提溜出來敲打了一通。
總結歸納為以下幾點:一、出門在外遇到掉帕子荷包的輕易不要去撿,因為很可能是彆人故意製造的偶遇。
二、去彆人府裡作客,遇到掉水裡的女娃,可以呼救,但千萬不要親自去救。
因為很可能你救起來後,這姑娘不管你願不願意都歸你了。
三、去作客時,千萬注意不要被人“不小心”潑茶水,因為這很可能是陷井。
瞧瞧這超前的思想,這超凡的覺悟。
若不是知道老胡氏是土生長的古人,蔣禹清都以為這位也是現代社會穿越來的了。
她大堂哥蔣禹江,目瞪口呆的問他奶:“您老怎麼知道的這麼清楚?”
老胡氏得意道:“那城裡茶樓說書的說的啊,我可是聽過好幾回了。
話本裡也有寫,我不認字,還不能讓認字的丫鬟給我念麼?”
好家夥,老太太還挺好學。
老胡氏顯擺完了,還不完繼續敲打孫子們:“都聽進去了沒有,雖說都是話本子裡的事,可無風不起浪。
現實裡要沒這事兒,那話本子裡能寫的這麼活靈活現?我可不信!況且,這訛人的招不在爛,好使就成。
你們這群小崽子,在有些人眼裡那就是會走的肥羊,逮著一隻,下半輩子的榮華富貴便不用愁了。”
這詞形容的……雖說難聽了些,還真就挺有道理的。
蔣禹清覺得,有這麼個腦子格外清醒的奶奶,她的這些哥哥們將來的日子差不了。
初八,縣衙開了印。蔣文康和蔣文喜也各自奔赴自已的戰場。
高產糧種的推廣,大概方向在年前就已經已下。
蔣文淵同幾位幕僚師爺們商量製定了具體實施的細則,便於衙門外正式的貼出了告示,並同時下達到各村。
一、紅薯種苗500文畝,每畝3000株。高產穀種30文每斤,每畝用量68斤。
二、因種子數量有限,優先本縣百姓購買。
凡本縣百姓,須同時持戶籍冊子與田地)契,到本村裡正或村長處登記報名,嚴格按所需田畝數統一購買,不得虛報多購,或是轉讓轉賣。
凡有上述行為者,一經發現,嚴懲不怠。報名截止日期為二月十五日。
告示一出,整個青州頓時炸開了鍋。
民以食為天,百姓們最關注的莫過糧食問題。
從前年橫空出世,畝產數千斤的紅薯,到去年畝產七百八斤的高產水稻,無一不牽動著百姓們的神經。
到了今年,官府終於攢夠了種子,在全縣範圍內推廣,百姓們簡直比過年的都高興。
事關肚皮,百姓們得知消息後,接連把各自村裡的裡正或是村長家給圍了個水泄不通。
各村統計、核對田畝的事情,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有錢的,立即把種子錢交了,沒錢的借也借來交上,就怕來晚了沒了。
各村統計好田畝數及錢款,統一上交縣衙,縣衙核對無誤後,由縣衙門開具收據。
村長或裡正拿著蓋了印的收據,直接帶人去西津渡的倉庫,找陸師爺領糧即可。
一時間,衙門眾人個個是忙得飛起,每天晚上都加班到很晚,連回家的時間都沒有。
陸氏見他們辛苦,便著人把靠近前衙的幾間廂房收拾出來,鋪上乾淨的被褥床帳,以供辦事的人員休息。
每天更是親自帶人準備豐盛的可口的飯菜,送去前衙。
下頭的人忙,蔣文淵這個縣令更忙。常常是半夜了才回房,累的倒頭就睡。
次日一早醒來,隨意抹上兩把臉,呼嚕上兩口稀粥,又匆匆忙忙前往衙去了。
如此不過七八天的工夫,竟然瘦了整整一圈。
陸氏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無奈之下隻得跑回西津渡找女兒想辦法。
蔣禹清一聽這可不行,立即噠噠噠噠的跑回藥房,將自己剛剛煉製出來的人參養榮,抱出來一大瓶塞給親娘。
因為是第一次獨立煉藥,外形上還有些不太完美,但藥效還是杠杠的。
原材料的全是靈境出品,邱神醫指導操作,品質有保證。
她本來也是打算拿給家裡人養生的,這下正好。
拿了兩筐靈境出產的水果,如蘋果、橘子、柿、棗等等,常見的水果。其它的暫時還沒有弄到種子種。
又弄了些米出來,她記得米缸裡米也不多了。靈境裡的米比外頭的好吃太多,還養身。
這麼久以來,家裡人都被養刁了嘴。吃慣了家裡的米,再吃外頭的飯,總覺得不是那個味兒。
諸如牛肉乾或是牛奶糖之類的小零食也來上一堆,餓的時候可以隨時填嘴裡。防止他們忙得顧不上吃飯,造成低血糖。
陸氏走後,團子看著空掉的盒子,尋思著抽空得再煉製一些養榮丸給其他的長輩們,順帶也練下手。
青州官民上下一心的結果就是,截止到正月二十二日,所有的畝田數已經核對完畢,糧種全數下發,無一錯漏。
最後盤點倉庫,除去自留種,和準備帶上京給平陽候府及鎮國公府的,紅薯種還有不到兩千斤,穀種還有不到一千斤。
這些當然不能就這麼吃了,蔣文淵打包收拾好,一股腦兒送去了隔壁的江州縣。
喜得江州縣令小胡子一翹一翹的,讓人給他帶話說要請他吃飯。
這段時間著實把給人給累壞了。
身為體恤的上官,趁著休沐日,蔣文淵在城裡最好的“鼎福樓”擺了兩桌宴請下屬,好酒好菜可勁兒上。
其中還有兩壇子,寶貝女兒友情讚助的“仙釀”茅台。
那滋味,使得一眾人連聲驚呼“此酒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