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洋行起名字時,林鴻飛十分惡趣味的給洋行命名為‘沃爾瑪洋行’。
前段時間,韋恩的一位大學同學的父親晉升為燈塔國春田兵工廠的高管,因此洋行的業務也開始涉足軍火行業。
閒聊幾句後,韋恩也沒把正事兒忘記,立刻給林鴻飛介紹自己帶來的四個洋人。
這四人之中,有兩人是資深的煤炭行業工程師,一個叫羅斯,一個叫班德,此次專門來考察煤礦情況,幫助自己建立一套高效先進的開采機製。
剩下兩人中,一人名叫菲爾斯,曾在燈塔國的芝加哥港口工作多年,從一個底層的碼頭工人,一路乾到了中層管理人員,可以說是經驗豐富了。
林鴻飛希望此人的經驗,能用在江渡碼頭上,將碼頭的情況進一步改善。
最後一人名叫克裡斯,這個人,林鴻飛是認識的,當初自己在津門開辦新的染廠,就是此人負責染廠的選址、建設等事宜的。
林鴻飛曾經查閱過江渡縣以及整個江北地區的情況,他發現此地的紡織印染業,基本上都是小作坊,並沒有大型染廠、紡織廠的存在。
江北地區的紡織市場,基本上都被省城東江市的兩家染廠、以及來自鄂省的幾家染廠占據著。
要是彆的商品,林鴻飛還能忍一下。
可他就是靠開染廠起家賺錢的,旗下的飛虎牌暢銷魯省、冀省、奉天等地。
現而今,自己的地盤上,賣得都是其他染廠的產品,這能忍?
所以,林鴻飛打算讓克裡斯在江渡縣也建上一家染廠,一來給自己創彙、二來解決獨立團士兵們的穿衣問題。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吸納江渡縣境內的一部分勞動力!
豪紳們之所以在民間能有超過官方的聲望,無非是他們直接掌握著大量的土地和生產工具,老百姓們為了活命,隻能聽命於他們。
如此一來,豪紳們就依靠著所謂的‘民意’,從而擁有了和官方叫板、談條件的資格。
所以,自古皇權不下鄉,並非是皇帝不想下鄉,而屬實是寡人做不到呀。
因此,林鴻飛可以通過暴力手段,短時間內威懾住江渡縣的人們。
但從骨子裡而言,普通百姓們還是會聽命於租給他們土地的豪紳們。
畢竟身為縣長的林鴻飛距離百姓們還是太遠了。
而給百姓們提供土地、工具的豪紳們,則離得太近了。
所以,解決這個困局的辦法,就是給這些普通百姓們一條新的出路。
不種地,依舊能養家糊口!
而開辦工廠,就是這個解決之道。
百姓們在工廠裡做工,每月都能掙到現錢,不必再去仰仗豪紳們的施舍。
時間一長,他們的歸屬感就會徹底落在工廠上,從而斬斷和豪紳們的依附關係,不再聽命於他們。
一座工廠,可是需要不少壯勞力的,每個壯勞力後麵,就是一個大家庭。
這些壯勞力在林鴻飛的工廠辦公,穿著林鴻飛提供的工作服,拿著林鴻飛給的俸祿,心中自然會向著林鴻飛。
這些工人和他們背後的家庭,就是林鴻飛未來在江渡縣境內的基本盤。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