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勸說林鴻飛搞一個新直係出來,但林鴻飛對此事並未發表看法,而是直接下達了對豫省的作戰任務。
這一次,林鴻飛可謂是派遣了江北軍將近一半兒的精銳、共計6萬餘人。
看起來這6萬人並不是很多,比起之前直奉大戰動輒十幾萬、數十萬大軍的數量顯得很少。
但問題是直係也好、奉係也罷,其麾下的軍隊人數雖多,派係更多,完全就是由一支支互不隸屬的部隊組成的。
這也是為何一旦出現失敗的苗頭,整個軍隊的陣地就會垮掉的原因。
包括還有那種所謂的【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的情況發生。
畢竟你的部隊又不是我的,我憑什麼吃飽撐的去救你,而且救了你,我自己的部隊還要受損失。
萬一把手裡的部隊都賠進去,那我還當個屁的軍閥啊,直接掃大街去吧!
但林鴻飛這裡卻完全不同,他麾下的陝嶺軍完全是由他一手打造出來的,看似是六萬人,實則是一個整體。
而豫省境內雖然有直係軍隊十八萬人,但卻是一盤散沙,互不通信。
林澤隻需要集中兵力,各個擊破便可以輕鬆獲勝。
緊接著,林澤又喚來江北日報的總編,讓他親手寫了一份通電聲明,說直白一些,就是宣戰書。
江北日報的總編名叫於豪,是林澤花大價錢從鄂省聘請過來的,文筆一流。
果不其然,於豪將這篇通電聲明寫得慷慨激昂、有理有據。
他先是列舉了林鴻飛近年來為直係做出的一係列貢獻,包括占據嶺南省、直奉大戰擊潰奉軍主力、吞並陝省、興建工業、發展民生等。
緊接著,他話鋒一轉,開始批判直係麵對林鴻飛這等功臣,不僅沒有及時進行封賞,反而將林鴻飛打下來的地盤據為己有。
然後,他又描寫林鴻飛是何等的識大體、顧大局,不僅沒有惱火,反而主動讓出了陝省的職務。
隻是後來陝省境內屢遭匪患,這才以民心所向,重新扛起了陝省軍政事務。
隨後,於豪又提筆寫下,儘管林鴻飛受了這等委屈,可他依舊對直係忠心耿耿,然而這樣的忠臣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直係高層竟然突然抓捕了林鴻飛的一眾部下,要處以極刑,下一步想來就要對林鴻飛出手了。
因此,林鴻飛發兵豫省,並非是背叛直係,而是直係高層內有壞人。
這些壞人蠱惑了老帥曹仲三,讓他下達了一係列錯誤命令。
林鴻飛這不是背叛,這是清君側、這是靖難役、這是為了直係的將來,不得已而為之!
林鴻飛欣賞完於豪的大作,忍不住誇獎道:“看看、瞧瞧,這寫得多他媽好,連我自己都信了!”
不過這篇通電聲明雖然寫完了,林鴻飛並未急著發布,畢竟這東西就相當於宣戰書,一發布就要開戰了。
可現在陝嶺軍的主力還未抵達指定的攻擊位置,林鴻飛還不著急。
在陝嶺軍向豫省開進時,林鴻飛又派了多名信使攜帶著通電聲明前往鄂省、蘇省、皖省、滬市等地。
他們約定好了時間,一旦陝嶺軍開戰,他們就立刻將通電聲明發表在各地的主要報紙刊物上,將此事徹底宣揚出去。
林鴻飛辦事,不辦則已,辦就要辦個大動靜出來!
陝嶺軍有這麼大的動靜,在江北市的馬躍川和金連山自然也察覺到了,他們覺得這是個說服林鴻飛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