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支騎兵團若是不及時消滅,那將成為白俄騎兵在戰場上最大的敵人。
“踏踏踏”
瞬間,整個戰場上充斥著激烈而沉悶的馬蹄聲。
白俄騎兵和騎兵團就像兩股巨浪,在積蓄了大量的充能之後,伴隨著塵土飛揚,最終碰撞在了一起!
“鐺鐺鐺!”
“嘶啦!”
“啊!”
“嗵嗵嗵!”
一時間,馬刀的碰撞聲、刀刃的切割聲、墜馬聲、呐喊聲、慘叫聲此起彼伏。
在一陣陣交鋒中,不斷有騎兵從馬上跌落。
白俄騎兵素來凶悍,尤其是在麵對一向缺少騎兵的直軍時,往往可以憑借騎兵的優勢進行單方麵的屠殺。
但這次的敵人不一樣了!
陝嶺軍騎兵團從建立之日起,就在和甘寧一帶軍閥的騎兵進行著實戰,儘管成立時間短,但一個個卻都是長期實戰、馬術優秀的精悍騎兵。
這一次,白俄騎兵遇到了一個強敵!
而且最關鍵的是,陝嶺軍騎兵團在近戰時,多少顯得有些不講武德!
按理說,騎兵和騎兵對抗時,一般都是用馬刀進行搏殺。
白俄騎兵就是如此,他們揮舞著手裡的哥薩克彎刀、騎兵馬刀,每每都能輕易收割著敵人的生命。
但這一次,對麵的陝嶺軍騎兵團右手拿著馬刀也就罷了。
可左手怎麼還拿著一支手槍啊!
當然了,左手開槍的確彆扭,也不好瞄準。
可問題是雙方就差臉碰臉、嘴對嘴了,這麼近的距離,就是個近視眼,那也能打得準。
每當白俄騎兵在比拚馬刀時要占據上風,對麵的陝嶺軍騎兵立刻舉槍就射。
馬刀對馬刀!
怎麼可以用手槍!
太不講武德了!
所以,憑心而論,白俄騎兵在刀術上整體要占一定優勢,畢竟這些騎兵之中有不少哥薩克人。
但麵對著陝嶺軍左手的手槍。
那隻能說一句:大人,時代變了!
因此,伴隨著時不時響起的啪啪手槍聲,不斷有白俄騎兵應聲追下馬鞍,然後被戰馬在戰場上拖著亂跑。
這個損招兒,是吳湧泉琢磨出來的。
本來陝嶺軍就不缺槍,尤其是在組建了自己的兵工廠、遙控著漢陽兵工廠後,已經完全達到了每人一支槍的水準。
所以,既然新成立的騎兵團在比拚刀術時,多少會占據一些劣勢,那乾脆就每人多配一把手槍。
如果能用馬刀拚殺,那就用馬刀。
感覺自己要占下風了,那就直接開槍。
反正,隻要能殺傷敵人就行!
麵對著如此陰損的作戰方式,白俄騎兵很快就有些吃不消了。
人群中的卡恰耶夫也見狀不妙,馬上下令撤退。
可還不等他催動戰馬,身後突然響起一道槍聲!
“啪!”
槍響人倒。
卡恰耶夫滿臉震驚的從馬背上跌落,漫天的塵土中,這個騎術精湛、刀術過人的精銳騎兵死不瞑目。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