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書房朕已讓人裝點好了,明日起諸位愛卿即可進駐!”朱允熥的聲音淡如水,語調平緩,“但請諸位愛卿謹記,進了南書房,既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責任。朕有一句話,與君共勉,不要因為榮譽忘記責任,更不能身居高位,而忘貧賤之民!”
“臣等謹遵聖訓!”群臣同時起身答道。
至此,這場禦前會議要表達的東西,朱允熥都表達到了。聽到臣子們高亢的聲音,他心中也是豪氣頓生。
李景隆猜得沒錯,軍務改革和吏治兩樣首當其衝。改革軍務是為了武運長隆,而吏治則關乎天下民心還有即將到來的全麵新政。
這兩樣之中,最難的是在軍務改革。
之所以讓徐輝祖這個軍方的頭麵人物進入南書房,其實是在傳遞一個信息。
整頓軍務不等於抑製武人,反而是為了更好的運轉大明的虎狼之師。
自宋以來,華夏變得漸漸不尚武,其實原因很複雜。
最主要就是皇帝和文官們,把唐時的藩鎮之亂,五代十國時的連年戰爭引以為戒。他們怕了,所以才削弱武人。
所以才有一種怪現象,五代十國時北方各豪強,隨便一支武裝力量就能打得契丹人灰頭土臉。而到了大宋,舉國權力之力也隻能和契丹結盟,更擋不住白山黑水的女真人。
嶽飛的悲劇,其實就是這種削弱武人的思維模式,淋漓儘致的體現。
朱允熥從沒想過削弱武人,甚至想著良家子以為國征戰為榮。
當初私下裡和張紞等人議定這種以錢莊發放軍餉方式的時候,不是沒人反對,如此養兵聞所未聞糧餉之豐遠超曆代,長此以往國庫豈不是多了大包袱?
可不這麼做,發財的是武將文官,普通士卒連軍餉都拿不到,談什麼以為國征戰為榮呢?
同時這種模式之下,也可以淘汰打不仗的沒用的軍隊。大明朝軍戶一政,絕對是弊政,父子兄弟世世代代當兵,到最後都變成武將的佃戶。
若有戰事還是指望不上,而朝廷有大把錢花著,仔細算算這賬,劃算嗎?
第一步先用錢莊隔絕軍中的吃空餉喝兵血,繼而改革軍戶製度,裁撤無用之人。然後,再把每年的軍費預算開支明細弄出來,一套透明的軍務係統,更能保證大明之兵的戰鬥力。
而有了這種種的壓力,在軍費這個巨大的包袱麵前,開海通商重商,開礦修路乃至擴張,一切能給帝國提供真金白銀,卻一直被壓抑的東西蓬勃發展起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甚至,民間也會因為這種轉變,而從傳統的小農經濟中解脫出來。
任何時代的進步,都是因為有需求。有了需求就會尋求突破,有了突破才會強盛。那時的大明才真是百花齊放,海納百川,才是真正的由內而外的改變。
心中不可抑製的想到這些,若不是眼前身邊都是人,朱允熥真想大喊兩聲。
“諸愛卿還有事?”朱允熥笑笑,“若沒事,天也不早了,宮裡沒預備那麼多飯!”
皇帝心情大好,難得的跟臣子們說起了笑話。
諸臣起身剛要行禮告退時,朱允熥忽然發現駙馬胡觀又是那副吭哧癟肚,欲言又止的模樣。
“駙馬有話說?”朱允熥問道。
“臣也沒什麼大事。”胡觀起身,有些局促的說道。
“朕這會也沒什麼大事,你說來聽聽!”朱允熥打趣道。
“臣如今奉旨管理光祿寺!”胡觀在眾人好奇的眼神下,一字一句的開口。
他說話的節奏很怪,就是把要說的話先在腦子裡過了一遍,但依舊說得很不流暢。
“臣看了皇上讓清算司,算的今年宮中的開支表!”胡觀繼續說道,“有些不對!”
“哪兒不對?”朱允熥問道。
“往年的開支表臣也看過,每年宮中的花費折合成銀子都在二十萬上下,有時候還多些。”胡觀好似咬著後槽牙說話一般,“可今年的開支表,臣看了好幾遍,算出來的都隻有七萬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