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速度,更是讓乾活的鐵匠震撼不已。
要知道,以往這麼一把鐵鍬,都夠一個鐵匠乾上一天的!
可現在,有了鍛床和高爐,這天能出數千把!
隻用了兩天,就做出足夠的工具。
這些工具被帶回了沈陽城。
劉大成,已經召集了兩千民夫在等著了。
柱子和劉猛也找到了有水的河流。
距離沈陽最近的大河,就是遼河。
當然,還有一些分支。
這次的目標就是距離沈陽城二十裡外的一條遼河分支。
方二站在城門樓子上,看著下麵的民夫。
大聲的說道。
“天降大旱,人必自救!”
“如果現在再不挖渠引水,地裡的莊稼將會枯死!”
“到了秋收,將無糧可收!”
“這些你們都懂,也不需要本伯多說什麼。”
“本伯準備了足夠的工具!”
“凡是出工的,每人每天二十文錢!”
“現在,拿起工具,跟著天火軍,挖渠!”
聽到挖渠還有錢拿,原本以為是強製出役的民夫,一個個就來了勁頭兒。
二十文!
夠一家人吃上一天的了!
乾!
不乾是傻子!
再說了,城外也有自己家的莊稼呢!
於是,這些民夫,一個個都勁頭兒十足的跟在天火軍後麵。
從沈陽城,到遼河分支。
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些民夫被留下。
分段包工!
未來的溝渠走向,被天火軍用石灰丟出了痕跡,倒也不怕挖偏。
這麼大的工程,直接就驚動了沿途的幾個莊子。
得知挖渠能澆自家地,而且出工還有錢拿。
紛紛帶著家裡的勞力,加入了挖渠的隊伍!
原本的兩千民夫,加上天火軍隻有三千人。
到了後麵,隊伍膨脹到了五千人!
挖渠的速度那叫一個快!
五千人,二十裡。
平均下來每人隻需要挖長四米,寬三米,深兩米的土坑而已!
這簡直不要太容易!
隻用了五天時間!
一條從遼河分支直通沈陽護城河的溝渠,完工了!
站在這個不知名的遼河分支邊上。
方二一聲高喊!
“開渠!”
劉大成帶著刺史府的官吏,親自動手,將溝渠挖通。
奔湧的河水,順著溝渠,激起一條白浪,向著沈陽城衝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