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床上取下軋輥模具,銼刀在手,開始修整。
時不時的用手摸一把,然後再銼上一刀。
模具越精準,後麵鑄造出來的軋輥就越精準。
可以說,他現在每銼一刀,就能省下後麵無數刀的功夫。
忙活到半夜,才把這一套模具搞定。
次日,便讓蘇風開著拖拉機送他和模具去了鐵礦山。
六十六台拖拉機,除了給物流運輸隊分過去三十台外,其他的分配到了各坊,用於運輸工件和原料,府上則是留了六台備用。
到了鐵礦山時,這邊正在出料。
整爐的鐵水被注入炒鋼池,炒鋼的匠人正在揮汗如雨。
等炒鋼完成,一套、兩組模具被抬了過來,紅彤彤的鋼水被澆進去,等待冷卻定型後,模具打開,軋輥被匠人送入淬火池。
等完全冷卻的軋輥被撈出來後,方二上前檢查了一番。
波飛特,不愧是自己精心弄出來的模具,讓蘇風去拖拉機上取來自己的工具。
隻是稍加修整一番,這套軋輥就被換到了軋鋼機上。
原本軋製鋼筋的那套輥被拆下收了起來。
接下來就是檢驗成果的時候了。
鋼水經過處理變成粗胚,然後送入旋轉的軋輥之中。
經過凸和凹的結合過程後。
同時三條熱乎乎的鋼軌通過軋鋼機出口處安置的導槽,滑向後麵的淬火槽。
然後,就是三條、又三條,連續不斷。
淬火槽是鋼製的池子,下方有輪,等到裡麵的鋼軋數量多了之後,淬火槽被移走,換上下一個接替。
方二讓人抬起一根鋼軌,放到磚塊上架起來。
用小錘敲擊,聲音清脆,而且回音悠長。
右手從一端撫摸著鋼軌,慢慢的移動到另一端。
鋼軌還有著絲絲的餘溫,摸上去溫潤、光滑、細膩,方二嘴角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果然,比之前在莊子上時,用泥模澆出來的靠譜多了。
“全力生產鋼軌!日後,坐火車回長安!”
方二麵帶微笑,向工匠人大聲喊道。
“是!公爺!”
譚宗很高興,他來沈陽都快兩年了,這期間都沒回去過,家裡的老婆孩子熱炕頭,那才是最舒服的地方!
那套模具再又澆鑄了六套軋錕後,終於報廢掉了,被燒穿了底部,第八套軋輥還沒等成形,模具底部就被燒穿,鋼水從裡麵流了出來。
雖然隻有七套,但也夠用了。
每套軋輥能同時出三條鋼軌,一條3米長,七個軋鋼機同時工作,一次就是六十三米的鋼軌。
以現在的施工速度來說,完全跟的上修建路基的進度。
畢竟,鐵路可不隻有鐵軌,還有路基、枕木。
過河,還需要架橋,這些都會耽誤時間。
鋼軋開始生產,接下來就是籌劃修路的事情。
方二讓人把劉大成請到了府上,把修鐵路的事情講了一遍。
當初,方家莊試驗火車的時候,劉大成還在萬年縣做縣令,雖沒資格隨李世民過去一同觀看,但是事後也是聽說過的。
一聽要從沈陽修往長安去的鐵路,劉大成拍著胸脯保證會儘全力。
他的工作可不輕鬆,要征地,還要招乾活的青壯,這些足夠他忙。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