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隻會耍嘴的家夥。
用安之的話說,他們隻會耍嘴,他們就是棒槌!
一群棒槌!
自絕根基?
真特麼以為大唐離了你們這些棒槌就玩不轉了?
簡直就是扯蛋!
傳承了千年,連個啊哦鵝都沒整明白,淨琢磨著怎麼勾心鬥角了,連武夫都不如!
至少武夫還知道生死看淡,不服就乾!
還特麼雞兔同籠,朕活了這麼多年,就沒見過哪個百姓把雞和兔子裝在一個籠子裡!
也就是這些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玩意兒能寫出這種題目來!
山頂上已經恢複了平靜,四處流淌的鮮血,在夫子像的腳下彙聚,將腳底染紅。
“這情景和儒家崛起的經曆是多麼的相似,諸子百家,因儒而亡,聖人也是踩著鮮血被供奉為聖。”
“相傳聖人八尺有餘,拳頭都有沙鍋大,能文亦武。”
“看看如今的儒家子弟,真動起手來,還不如那些在野的書生!”
方二站在聖人像前,口中喃喃低語。
李孝恭卻在一旁反駁道。
“不要一杆子打翻一船人,這尼山上的書生並不能代表全天下的文人。”
“你手下的王玄策、薛仁貴不都是能文武?”
“再有,衛國公李靖,也是文武雙全的大將。”
“這樣的人傑,朝中還有許多,要不要老哥給你一個個介紹?”
正走過來的李世民也忍不住開口道。
“孝恭說的對,書生,不一定就是儒生。”
“你眼前的茂公就是例子。”
“皇上過譽,臣愧不敢當。”
李績連連擺手,一臉不好意思的說道。
他原名徐茂功,李淵賜姓李,可是唐朝的三代老臣,深得李淵、李世民、李治三位君王信任。
按正常曆史發展,將會在27年後參與《新修本草》的編撰,這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藥典。
謙虛過後,李績補充道:“皇上方才所言不錯,書生,不一定就都是儒生。”
“《詩經》、《列子》、《韓非子》。”
“《呂覽》、《易經》、《淮南子》。”
“《吳子》、《六韜》、《尉繚子》。”
“《惠子》、《宋子》、《尹文子》。”
“這些還隻是先賢流傳下來的一部分著作,和儒家可沒半文錢的關係!”
“自孔聖之後,儒家還有什麼好的經典嗎?簡直就是屈指可數,他們已經在固步自封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儒家獨大,沒了對手之後,要麼儒家自己敗亡,要麼帶著這個世界一起敗亡!”
帶著這個世界一起敗亡!
此言一出,原本和李績並無多少交集的方二,瞬間他對充滿了敬佩。
這句話,將會在今後的曆史上,驗證無數次!
這就是先見之明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