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剩下的四個兒子聞嶽家軍紀,為報兄仇爭先從軍。”
“征戰金人數載,不幸接連戰死沙場。”
“草民沒什麼大能耐,願父承子誌,替嶽帥牽馬執蹬,北上伐金!”
“國仇家恨、血債血償!”
說到最後,老乞丐已經泣不成聲,雙目赤紅,跪在嶽飛身前,不停的磕頭。
牛皋、張憲、嶽雲,包括在場的所有嶽家軍,皆神情肅穆的看著他。
沒人能夠想到,這樣一個老人,究竟是有著怎樣的決心,在親手送走了五個兒子之後,還能說出親自上陣的話來!
一旁的趙義光聽完這番話後,嗓子眼兒裡像是塞了團棉花似的,那叫一個堵。
躊躇再三後,上前一步,朝老乞丐深深的鞠了一躬。
“是朝廷對不住老丈!朕代滿朝文武,給老丈賠罪!”
“使不得、使不得!草民如何擔得起皇上如此大禮!”
老乞丐連忙起身躲到一旁,想要去扶,又怕冒犯天顏,那膽怯的樣子看的讓人心疼。
趙光義微微搖頭,走到老乞丐麵前,抓起他那形同枯槁的雙手。
“隻要是為國儘忠之人,皆可受朕這一禮!”
“朕武事不精,禦駕親征隻會給嶽元帥平添累贅,願在臨安日夜焚香禱告,願周天神靈護佑我北伐大軍!”
“自今日起,朝中之事無論大小,皆以北伐為重!”
“朕的話就放在這裡,無論何時、但凡有人膽敢影響北伐大業,朕必上碧落、下黃泉,誅其滿門!”
這一番話,聽的周圍百姓無不動容。
“吾皇聖明!”
一人跪下山呼,如同連瑣反應一般,其他人也紛紛效仿。
“吾皇聖明!”
“吾皇聖明!”
“時候不早了,勞凡諸位讓開道路,俺的大斧早已饑渴難耐,要飲金人之血了!”
牛皋手持宣花板斧,驅動戰馬走到大路中間,向攔在前麵的百姓喊道。
百姓們紛紛退至道路兩旁,目送大軍緩緩遠去。
那些帶著“心意”過來的商販,似乎是商量好的一般,派出夥計將東西扔到輜重車上,便轉身離去。
“托我給家裡帶句話,就說我隨嶽家軍北上了!”
“還有我!雖然殺敵的本領不行,但收屍斂埋的活咱還能乾!”
“告訴我爹!老周家的地,不能讓嶽家軍的兄弟們搶了先!”
“哈哈哈哈,俺娘才四十,讓俺爹加把勁兒,再生一個給劉家傳宗接代!”
~~~
百姓中有許多都是從河南、河北、山東逃過來的災民,他們扔下一句話後,便自發的彙入嶽家軍中,幫著推車、挑糧。
“派出人手,找到狗子,給朕狠狠的打!”
趙光義看到這一幕不由的感覺有些心酸,轉頭看向趙頊惡狠狠的交代道。
趙頊不知該如何形容此時的心情,隻因造成大宋如今局麵的,是自己的兒子和孫子!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