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個做父親的,不過是一個引路人,能幫他們的也不多了。
趙佑德也不偏心,早就提前將趙家的家產分配好了。
三個孩子,趙佑德都是一視同仁。
至於李氏自己帶過來的嫁妝,則是由李氏自己處理,趙佑德也是從來不去過問的。
趙佑德叮囑著趙遠寧還有趙允寧,叮囑他們為自己的夫人還有孩子撐起一片天,不可過多的依賴他。
李氏拉著趙攸寧的手:“你父親雖然不過問我的嫁妝,但還是特地叮囑了我一番,讓我莫要偏心,尤其是你一個女孩子家,備多點嫁妝給你,你嫁到那蕭家,才有底氣。”
李氏說著,就忍不住輕笑著搖了搖頭,“你父親啊,雖然平日對你們都嚴厲,但他的心腸最是柔軟的。”
趙攸寧的心有些觸動,她知道,她一直都知道父親是一個嘴硬心軟的人。
就像前世,她不顧全家人的意見,嫁給江離,父親臭罵了她一頓,嘴上說著再也不認她這個女兒了,可轉頭還是陪著李氏,將那樁婚事給定了下來。
趙攸寧緊緊的抓著李氏的手腕,低聲說道:“母親,我明白。”
“你大伯母那邊傳來消息,你祖母身子最近這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你大伯便哄著你祖母,說你姑姑過了十五,就啟程準備來京都來看她了。你祖母一聽到這個消息,這精氣神都好上了不少。”
趙攸寧聽著這話,則是忍不住的撇了撇嘴巴,印象中她那位姑姑是個極為勢利眼的。
這麼多年,也來過京都幾次,每次來都順走不少的好處,倒是給他們二房留下了不少的土特產,什麼醃菜啊,還有擺了好幾年的鹹魚臘肉,全部都往他們家塞。
還美曰其名,特地從開封帶過來的,他們自己都舍不得吃。
他們哪裡是舍不得吃,他們根本就不吃這玩意,而且那些東西也是彆人送給萬府的,她這個姑姑倒是會打算盤,直接轉送給他們家。
想到印象中的那個姑姑,趙攸寧沒由來的一股煩心。
李氏則是安慰著拍了拍趙攸寧的手:“你姑姑這次不住咱們府裡,住你大伯家。”
趙攸寧聽言,忍不住抿唇偷笑:“那這豈不是熱鬨起來了?”
祖母、大伯母跟她那姑姑,哪個是省油的燈?
大伯母跟姑姑雖然是親家,可放眼看整個天乾國,哪有關係如此惡劣的親家?
外祖家朝母親傳來了不少的消息,子筠姐姐誕下了一位千金,萬家包括她那位姑母,對趙子筠也異常的冷漠了,對趙子筠誕下一女的事情,很是不喜。
剛出月子沒多久,她這位姑姑仗著天高皇帝遠,認為大房那邊的人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沒辦法管這事。
可趙攸寧早就知道了,她的母親私底下偷偷派人將這消息傳到了大伯母耳邊。
大伯母估計會讓子筠姐姐一同上京。
三個女人一台戲,趙攸寧心中雖然想看戲,但也不想惹禍上身,隻能期待到時候母親能跟她說上兩嘴了。
“咱們彆摻和他們的事情,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就行。”李氏叮囑著,後麵又想到了什麼,說道:“你的嫁衣也不指望你全做了,但這嫁衣上的凰得由你自己繡。”
趙攸寧一聽到這話,忍不住將腦袋聳了下來,整個人顯得有些無精打采。
看著趙攸寧這副樣子,李氏抬手就往趙攸寧的腦袋拍了一下,皺著眉說道:“你看看你大嫂,她的嫁衣可都是她自己一針一線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