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宮女,俱都是紅袖樓出身,多半都是父母雙亡的孤兒。
智力屬性,最高的也不超過七十多點,長於守備武道,而不是文才,所以文氣渙散,也不意外。
小桂子大字不識,也是個大文盲!
他是貧寒家庭出身,早早入了宮中,這個年代的寒門,可是真的接觸不到書卷。
直到劉昊登位之後,這種情況才有所好轉,印刷術推廣開來,寒門士子也能廣泛的閱讀書籍了……
“小桂子,你大字不識,平日裡要多讀書啊!”
劉昊搖頭歎息,小桂子一臉懵逼,暗道糟糕!咱家不識字,陛下怎麼也知道了!?
劉昊心思卻另有所想。
看了這麼多人,劉昊已經終結出規律來了。
文海就是凝聚在一個人的眉心,一個人的才氣精神所係。
宮女跟小桂子都沒讀過什麼書,遑論才氣凝聚成海,基本上就沒多少才氣……
為了驗證這個想法,劉昊特地在內殿召開了一次短暫的廷議,暗中觀察朝中群臣的才氣情況。
楊弘淮南名士,小有才乾,兢兢業業,效忠大漢,稍稍凝聚才氣,然才學有限,前途有限,尚缺引導!
楊弘就是當年袁術手下投降的那個謀士。
被劉昊收服之後,也算是忠心為大漢辦事,不過終究是天資才學有限,才氣孱弱,隻能凝聚成溪。
劉昊目光微微轉動,再看一人,卻是漢朝重臣鐘繇!
鐘繇書道大家,忠誠大漢,博覽群書,老成持重,精通書道,落筆有神,彙聚才氣成河,尚缺引導!
不錯!
劉昊微微點了點頭,看到了鐘繇的眉心當中,似乎有淡淡的白芒凝成了一條長河,在靜靜的流淌。
畢竟是千古留名的書道大家,文海凝聚,比一般讀書人都要有才!
目光一轉,再落在了鳳雛龐統身上。
鳳雛龐統七絕大軍師,忠誠大漢,閱遍經書,深明大義,才氣彙聚文海,尚缺引導!
如果說鐘繇的才氣凝聚,是寬闊的長河,龐統的才氣就凝聚成了浩蕩怒江,波濤洶湧!
七絕大軍師,大漢皇朝數千萬人中,隻有這麼七個人,必然是超卓於常人。
看了這麼多,劉昊再度得出結論,才氣之說,是因人而異,也因為各人的才乾,而有了高低之分。
就比如說楊弘,文氣底蘊不厚,竭儘全力,也是建樹有限,才乾最多隻能當一個中層的文臣,而不能當做核心謀臣。
鐘繇、龐統之流,文氣底蘊雄厚,便能肆意發揮,在這個亂世當中,嶄露頭角,取得自己一席之地,載入史冊,為後世傳唱!
不過,這文氣究竟應該如何加以引導運用,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春秋聖典上麵,也隻有儒道才氣的觀測方法,但是卻沒有引導使用才氣的方法……
這種感覺,就像是已經守著一座寶庫,但是缺少了一個關鍵性開啟寶庫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