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渦輪風扇是不可能的,現在正在籌備中的渦輪螺旋槳飛機都已經是怪物,再往後跳要出大問題。
王齊最頭疼的,無疑是王國裡沒有微電子產業,也是由體量決定的,和火箭科技一樣,這也是個勞動力和腦力的消耗大戶。
沒有電控係統,想要操作渦輪風扇發動機,無疑是在玩命。
渦輪風扇的特點是速度低了效率起不來,它的最低適航速度都得到高亞音速,也就是渦輪螺旋槳的上限,還要高一點。
高速意味著必須在翼型上做出妥協,機翼後掠角必須加大,向著靜不穩定發展。
所謂靜不穩定,參考滑翔機就明白了,滑翔機就是典型的靜穩定姿態,在飛行過程中無需額外動力。
靜不穩定的形態發動機失能後,要麼一頭栽下來,要麼陷入尾旋……屁股落地。
當然可以像民航一樣,把翼型控製在接近臨界的狀態,壓著高亞音速的線飛,不過這樣一來整機各方麵要求都會提高。
而不論走高亞音速還是超音速,沒有電控係統的渦輪風扇飛機都非常致命,空中稍微一個吸氣不足引起的震喘或發動機停車都可能機毀人亡。
同樣沒有電控係統,渦輪螺旋槳飛機就沒有這樣的問題。
這種飛機的速度上限並不是由發動機功率決定,而是被螺旋槳葉尖速度限製,該部位超音速產生的激波,會導致氣動狀態改變,引起螺旋槳產出的牽引力降低。
渦輪風扇裡麵也有槳葉,為什麼不怕超音速?
其實也怕。
渦輪風扇使用的方式是縮短葉片長度、增加葉片數量來穩定超音速氣流,多個風扇也是為了降低單風扇壓力,讓氣體逐級加速增壓。
總之渦輪風扇現在玩不轉,但如果能通過魔法解決一些自動控製問題,也不是不能考慮。
從藍天重工出來,王齊帶著李想騎熊又去了趟研究院,他們又在弄新東西。
……也不好說新,因為東西實際早就有了,隻是又拿出來改一改轉為工業用途。
說的就是狂風一型。
狂風一型,王國的第一台空中載具,也是唯一的一台人形載具,在經曆了極為短暫的半服役狀態,都沒有到戰場階段就被退貨了。
浮島縱向麵的礦產開發,需要一種能飛的施工機械。
很明顯,靠著機械設備無法完成這種工作,彆說沒有,就算已經有直升機,都不可能用來直接施工。
研究院是保密部門,工業設備會搞到這裡來做,還是兩個民用飛行器廠的鍋。
廠家求到飛行器廠,這兩家一看搞不了就向藍天重工請教,畢竟他們的飛行器基礎知識和木頭人生產技術都來自藍天重工。
沒有再轉手,研究院就有院士團隊在藍天重工幫忙,聽到這事突然就想到了還在製造局倉庫裡吃灰的狂風一型。
然後從研究院提報告,經過審批,讓製造局多掛一個“懸崖機具”的牌子,來生產工業裝備。
當然前提是不能影響軍隊這邊的供貨。
然後就以“懸崖機具”的招牌,去和原需求方紅日礦業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