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米長2.5米寬,頭尾都布置雙層臥室加高。用7厘米厚度的橡木做這麼個盒子就有4.2噸,這個重量加上加長的外框架,已經沒多少餘量用作內設和物資存放。
原方案為了更大的空間和加裝防護的餘地,除地板和門,還是得用5厘米厚的木板,可以省下整整一噸的重量。
現在全車用7厘米厚度海蜇木,車重隻比5厘米版本多出兩百公斤,額外的兩厘米木板提供的防護力和隔熱效果,足以讓人做出正確決定。
兩厘米木板,以橡木為例,做到2.5米長,有一定的寬度,就可以在懸空狀態走人。
而房車框架沒那麼大間隔,2厘米厚的木地板足夠讓一堆人在上麵跑來跑去,單點負載能達到150公斤以上。
牆麵5厘米和7厘米,是防斧頭和防熊的差距,加上金屬防護框架,一噸以下的熊不可能對內部造成任何威脅。
房車加大後,補防護板一噸的重量也隻能弄一層鐵皮,根本沒有什麼防護可言,還不如兩厘米厚的木頭。
但王齊還是設法增強了外框架防護力。
辦法是不用板材防護,而是用1毫米的鋼絞線帶皮,使用壽命+50),把力量分攤到外框架上,降低木板受創力度。
1毫米的鋼絞線做陷阱,能把奔跑中的馬脖子切開一截,不帶皮的情況下整個馬頭切下來也是有可能的。
鋼絞線網格加金屬框架的風格很奇怪,王齊計算過,這是最大限度的利用框架體防護力總重量最輕的方案。全車框架不含車底)網狀包覆,線距三厘米,重量隻有二百四十公斤,部分使用3毫米絞線增強也不會超過三百公斤。
成品出來,大房車不含物資儲存的全重已經過了7.5噸,運行重量會接近甚至超過9噸,看來八大金剛開春的一波屬性已經非加不可。
新版大房車還調整了框架和木板的結構關係,使用榫卯溝和工字鋁合金材嵌在一起,保證強度的同時一毫米一毫米的爭取空間。
最後落地的版本,木板內壁與外層防禦鋼絞線的距離是8.8厘米,考慮加工精度,隻能算九厘米。
新車的實用內寬是2.32米,比之前外寬2.4米內寬2.2米的版本,2.5米的版本在加厚木板的情況下還額外爭取到2厘米內寬。
2厘米貌似微不足道,但放在一輛長度十米的車裡,總可用空間多出來0.4立方米,放進去一具土葬棺材還有多……好吧,多個大號冰箱空間。
新構型的前後各有內高1.35米的上下兩間臥室,臥室的長度仍然維持2.4米,前臥室也一樣。2.32米的內寬,一間臥室還是能同時睡三個人保持比較寬敞。
每套臥室都加入了更大的櫃子存放私人物品,根據住宿人數不同,有的在側麵有的在頭尾,四間臥室裡最小的一張床是2米x2.1米,中間有活動隔斷。
12平米主空間也得到全麵升級。
取消了之前改的四人坐餐桌,前半段旅途上證明那東西經過升降後,變成的窄雙人床睡得一點都不舒服,並且短了點。
新版全部改成收納在牆麵的小桌椅,總共四套,可以同時坐八個人吃飯、吹牛。
置物櫃改成緊貼車頂的吊櫃,有點像民航客機的行李架,拿取稍有不便,但儲物空間著實增大了好幾倍。
地麵的12平米變成淨空,全部打地鋪可以睡下一個排的人!
當然睡那麼密集,確實是有些問題,醒著的人都無法移動了。
最後還有大招,僅限紮營使用的變形機構。
車門前方到前臥室門的位置,車體可以向外拉出去,和抽屜一樣,再把車頂做成移門的兩塊木板拉下,再給車內爭取到兩條3x0.9共5.4平米額外空間!
主空間在非紮營狀態時因為這個變形機構有隔斷,通道寬度為0.55米,與洗手間門差不多,不算方便,但頭尾兩個下層臥室都可以從外麵開啟,並不影響使用。
全車工藝難度最高的,也是變形機構的幾塊板子,同樣是角鋼加x形鋁型材,木板和框架完全嵌合在一起,無法在現成框架上安裝木板,必須以特殊順序才能完成。
成車因精度原因,變形處有兩毫米縫隙,大家的手藝實在是搞不定,冬季展開時得用泥巴糊住保證車內溫度,平時不用管。
新車紮營時可用麵積總計達到40平米整,也就是用3米長度、10厘米寬度,加上3噸多的額外負載,讓總麵積翻了幾乎一倍,甚至還有絞線網和兩厘米額外木板厚度,為全麵增強車體防禦。
大房車完工後,一群人入住,提前開始適應一起住在小空間裡的感覺,同時對小房車改造做收尾工作。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