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天後,一級平台暫時停止生長,營養集中到更高處,啟動二級平台成長。
二級平台被分作政務區、官員府邸、近衛軍營區、國庫倉庫區、以及市民花園五個部分,因為行政設施立刻就要用上,二級平台的生長完成度更高些。
其中隻有市民花園是向北生長的,上麵垂下的支撐根須經過主坡道側麵紮根於地下。
花園區的路王齊搞了點新名堂,采用苜蓿四葉草)式立交道,連通一級與二級平台,居住在一級平台的市政辦公人員無需走主道上去,直接進花園高速就能抵達政務區,雖然路比較長,但不會堵路加上花園造景,能幫助人上班前把心情調整好。
王庭樹生長第六十天,二級平台主乾線打通,宮殿區開始生長。
主坡麵上來,在二級平台穿過一條25米寬135米長度,同時作為閱兵場存在的乾道,上二十級台階,便是位於王城樹最頂端的宮殿區。
這裡也是整顆樹兩個月來,第一個長出房子的地方。
上去就是個鳥巢型建築,鏤空處都是海蜇木,該建築麵對二級乾道有兩個開口,下方是正殿,二樓開口是觀禮台,內部分大、小會場、辦公室一大堆。
身為王的王齊並不走這裡出入,第七十天,他終於能帶人入住。
在抵達正殿前的小平台走側麵通道繞去後麵。
兩邊都可以繞,為了趣味性,一邊的地麵是強化通透性的海蜇木地板,就跟玻璃棧道一樣。
這個位置距離地麵可是有一百一十米,要是有小偷誤闖進來絕對刺激。
王齊就帶著大家走的這條路,李想偷偷抓他的披風,白小角直接趴透明路上尿了。
後麵還有一串都是腿軟得不敢動。
沒辦法,隻能帶他們回轉,穿過三組門衛從另一邊進入。
為保證下方采光不受影響,這裡的地麵也有高透明度的條形木,看起來一個個木塊如同懸浮在空中一般。
繞到正殿後方,是個鳥蛋狀和正殿連在一起的二殿……也是會議室。
繼續行走,經過花園轉角才能看到再上一段台階的肥胖版鳳凰狀宮殿。
鳳凰尾巴跨過空中連接著正殿,大家從鳳凰不可描述位置進門……其實為了避免聯想能力太強的人感覺膈應,也設置有偏門。
鳳凰宮殿的內部,和外部感官截然不同。
其實整個城市裡,除了起到支撐作用的垂直根須以及主道,直線條的東西很少。
王齊上輩子做建築師時特彆討厭曲線,不是因為不好看,而是不同隊伍裡的工人師傅們水平一言難儘,做成弧線曲線動輒需要返工,憑空給甲方製造借口唧唧歪歪。
但植物生長有它的規律,完美曲線反而是最容易實現的,整個鳳凰巢王城,到處都是曲線,如果不花費大量心思把主乾道拉直,能把人看吐了。
而懸架在王城最南段,下方甚至毫無支撐根係的鳳凰宮殿內部,卻突然轉變成以直線為主。
大部分房間是長方形,落地衣櫃方方正正規規矩矩,連幾個造型燈在正下方看都是方的。
總建麵……不行,在這個高度的鳥形宮殿已經不能算建築麵。
室內總麵積,一層1200平米,二層2100平米,3層1800平米,主體4層400平米,鳥脖子鳥頭那邊還有四到九樓,不過單層麵積都隻有60至160平米間。
室內麵積隻能表示主體樣貌,其實還有很多錯層之類的在其中。
錯層一般是小戶型裡為了提高視覺開闊感而設置,當然也有些瞎用錯層的倒黴建商。
宮殿裡用錯層則是因為功能需求。
今後與外族交流,宮殿應該還是會承擔待客功能,為了營造開闊感,很多空間的層高都有五米,甚至從雞屁股進來的主空間挑高足有七米。
但宮殿是活木頭長出來的,它自己還需要一些空間,另外臥室太高也不會舒服,這些內部層高差異要集中在一棟樓裡實現全部功能,就不得不用到錯層,比如在二樓利用錯層設置了室內泳池和下沉會話區,一些部分則增加層數提供更多的住所。
整個宮殿全功能都用上,大約需要100到180人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