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蘭裝模做樣在裡麵收拾了一番,表示沒有問題。
大家先散夥,奧蘭和邦基沒回居民小屋,就等著看要怎麼搬。
六小時一到,房子的變化十分明顯,牆根處生長出很多根須,自己把自己從地麵拔了出來。
拔出後繼續升高,直到房子底端距離地麵高度達到2.8米,根須糾纏,在地麵形成幾個帶輪子的支架。
“現在是不是可以自己拖著房子跑路?”邦基突然說出個奇怪的打算。
奧蘭翻白眼:“主乾道下坡怎麼下去?”
如果不能下坡,就算拖著房子跑路也隻能在一級平台亂竄,分分鐘就被抓住吊在城樓前。
等了一陣,應該是沒什麼好戲了,兩人回居民小屋裡住一晚,第二天到場。
沒有太多意外,工作人員帶來一群利刃員工,牽引房子移動。
他們的房子太小了,不管怎麼擺弄都占不到整個街道寬度,移動起來一點難度都沒有。
從街道靠近北麵換到街道中心偏南一點,總共就一百多米,房子被拉進預定地點。
接下來好像是個定位過程,有專門的夜族員工把房子的幾根顏色比較特彆的垂吊根須,放到幾個已經在地麵上的小洞裡,指導利刃員工進行微調。
在這個過程中,定位根須逐漸變粗,最後十幾個利刃已經拉不動房子才停下。
根須糾纏出的輪子、架子等開始萎縮、脫落,被員工打掃走。
等這些做完,房子漸漸落到地上,搬遷完成。
工作人員離開前,又往房子上塞了顆種子,應該就是新戶型的改版種子?
奧蘭、邦基兩人每天來觀察變化,發現和新房種子被種在地塊中間不一樣,搬遷後的房子采用的是兩麵定位法,既房子的正麵和臨近地界的一麵定位不變,生長向其他方向。
奧蘭這次把商鋪門麵種類,從一號商鋪,直接換成了十一號。
十號到十五號商鋪類型都是最近新出的品類,包括沒有居住區的純商用、自帶工坊型號、限高酒店型。
十一號就是工坊型,而且是兩款工坊型裡比較貴的。
整體用地麵積為220平米,建蔽率65,既建築本體麵積143平米。
入戶門和店門被分開,入戶側自帶個有圍欄的小院,可以放板車,或者做些需要放到戶外的工作。
從入戶門進入,一樓有餐廳、廚房、衛生三個生活功能區,以及門店和生活區共用的會客區。門店基礎麵積為65平米,與會客區之間類似豎立木百葉的牆體可以自行調整,把整個會客區納入門店最大可達到80平米,一樓另外還有個十二平米的倉庫,魔法道具店用不著倉庫,也不妨礙改成其他用途。
二樓、三樓都是工坊功能區,除每層必要的衛生區,整體是半開放狀態,隻有四道加起來才四米寬度的柱牆一體承重結構。
四樓高度隻能算閣樓,麵積也縮小了很多,除了個明顯是作為小餐區的空間,被隔出四個休息室,睡通鋪大概能一次睡下三十個人?
邦基跟著奧蘭看完房子說:“這店開起來也太享受了。”
邦基去過的地方不多,但他敢說,正常人建房子很難一次就把功能弄到這麼齊全,都要經曆各種各樣的擴建、改建,才能達到少操心的目的。
“要交稅的,我一點貨都不賣出去,每年保底都要交四百元,都夠買四百公斤鐵了。”
“才幾十個打火石,你也用不了多久吧。”
“我還賣打火石……趕緊乾活吧。”
他還想說再也不做打火石和燈泡,最後忍住了,這種話不能亂說,老師都那個水準了,之前的店鋪不還是親自動手做了一批打火石。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