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舉薦左衛大將軍豆盧寬,他之前是殿中監,再任禮部尚書,再遷左衛大將軍。
侯君集則舉薦張亮。
張亮心跳加速,眼裡掩不住的期待。
可皇帝隻是瞧了他們一眼。
“朕打算把安州大都督李靖調入朝任刑部尚書,兼太子左衛率,你們覺得如何?”
張亮心中一陣失落。
房杜沒馬上支持,卻也沒反對。
長孫無忌倒是表示支持。
“臣也沒意見。”侍中高士廉也道。
於是,皇帝決定就以李靖為刑部尚書兼太子左衛率。
“利州都督人選,你們舉薦一下。”
利州都督原先是李孝常,然後是羅藝之弟羅壽,這兩任都督,都是建成的人,如今羅壽捉拿進京,利州肯定要好好清理一下。
“臣舉薦韶州刺史武士逸,他原為益州行台左丞,在蜀地任職數年,對蜀地較為了解,且此人較為能乾,政績向來不錯,”
舉薦他的人是右衛將軍張亮。
武士逸是武士彠的兄長,早年曾經輔佐元吉留守太原,還曾被劉武周俘虜過,但他被俘後還能刺探劉武周情報,然後秘密傳給長安,幫助大唐收複太原,之後到益州大行台任職,表現確實不錯。
武家以前是太上皇心腹元從,但如今武士彠已經獲得新皇的認可,特彆是武家年輕一代的武懷玉、武懷義兄弟倆,更是深得皇帝賞識,剛剛武懷玉還平定了羅藝叛亂。
李世民倒是覺得調武懷玉去做利州都督更合適了,畢竟他剛平定羅藝叛亂,現在卻清理羅壽都督過的利州,很合適。
不過這念頭也隻是一瞬,武懷玉去鹽州還有重要任務。
“玄齡如晦無忌你們覺得呢?”
“武士逸確有治才。”
幾人都支持。
“好,那就調韶州刺史、宣城縣公武士逸為利州都督,”
皇帝目光在張亮臉上一掃而過,最後沒忘記安撫下這個心腹。
“進長平郡公右衛將軍張亮銀青光祿大夫,兼安州大都督府長史。”
“玄齡,中書省儘快擬詔。”
皇帝交待,要儘快把拜相詔書流程走好。
一日拜三相。
蕭瑀複拜左仆射,長孫無忌拜右仆射,杜如晦檢校侍中。
經過這番調整。
如今中樞,左仆射蕭瑀,右仆射長孫無忌。
中書令房玄齡、侍中高士廉,檢校侍中杜如晦。
僅剩下了五位宰相。
杜如晦還一人身兼吏部和兵部兩尚書,裴矩為民部尚書,溫大雅為禮部尚書、李靖任刑部尚書,工部尚書為左衛大將軍盧寬調任。
禦史大夫杜淹、殿中監宇文士及、內侍監張阿難、秘書監陳叔達。
尚書左丞魏征、尚書右丞戴胄、大理寺卿孫伏伽。..
皇帝心腹馬周,被授予門下省重職給事中,正五品職,分判門下省日常事務,具體負責審議封駁詔敕奏章,有異議可直接批改駁還詔敕。
馬周從皇帝參謀,真正走到了中樞前台。
一連串的詔書頒下。
封德彝剛下葬,秘書監陳叔達母親去世,上書請丁憂,皇帝準許,秘書監空缺,皇帝最後任命尚書左丞魏征守秘書監。
韋挺接任尚書左丞,王珪為黃門侍郎,溫大臨再拜中書侍郎。
當武懷玉收到這些消息的時候,他已經率人馬沿涇河出蕭關,抵達靈州,住進了之前僑置靈州城中的鹽州衙門。
聽說族中三叔武士逸升了利州都督,武懷玉挺高興,從下州升中都督,正四品下,升正三品,連升三級官職。
武家出的第二個都督。
如今武士彠是涼州都督,武士逸利州都督,武懷玉鹽州刺史,還有個武士棱是司農卿,武懷義是瓜州都督府司馬,武士恪神機坊署令。
家族越來越興盛了。
隨著消息一起到來的,還有皇帝特賜給武懷玉的三十鋌黃金,以及一道聖諭。
張阿難的義子張輔國站在堂上,以皇帝李世民的口吻道,“朕聽說你們抄沒羅藝等叛逆家產時,私自扣留了一些,還私藏了一些美人,
不過聽說你已經把這些錢財都用做朔方局的公使錢,這次朕就不追究了,還有那些美人,你可以挑四個留下,其餘的一半送京一半招募入局······”
果然一切都逃不過皇帝法眼,一切儘在皇帝掌握之中。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