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二年夏
20230718作者:木子藍色
第465章二年夏
貞觀二年,夏。
朝堂上,通事舍人宣詔,追尊莊子為南華真人,文子為通玄真人,列子為衝虛真人、庚桑子為洞虛真人。
尊《老子》為《道德真經》,尊《莊子》為《南華真經》,尊《文子》為《通玄真經》,尊《列子》為《衝虛真經》,以此四經為道家四部聖典。
科舉特新增道舉科,考此道家四聖典。
朝廷鴻臚寺下增設崇玄館,招收崇玄學生,專習道經,諸州設通道學。
“以宰相武懷玉兼崇玄館館主。”
神權君授!
皇帝尊老子為皇族李氏之祖,追尊聖祖太上玄元皇帝,還追尊莊子等四道家先賢為四真人,如佛教的四大菩薩。
當然更驚人的還是皇帝把道家這四聖賢的道經,拔高到很高的位置,追尊道家四聖典,並在科舉中新增道舉科,又於朝廷和地方都設道學。
甚至以宰相兼崇玄館主。
道學的學生優秀者,可推舉參加道舉科考試,錄取者便會成為朝廷如今管理道士的道官。
搞垮了三階教後,朝廷對道家出手,一麵是無限拔高,但另一方麵通過道舉道學道官等的設立,將他們徹底置於朝廷的管控之下,為皇權、為大唐服務。
神權君授,這是很驚人的。
長安的龍門觀,供聖祖太上玄元皇帝像,並供奉四真人。
不僅長安設崇玄館,洛陽也設,各招生百人,設立崇玄博士、助教等。
這是繼新設各地醫學校後,再新設道學校。
上都督府學生二十,中都督府十五,下都督府十二,諸州上州十五,中州十二,下州十個。
有人覺得這有點過於拔高道教地位,但皇帝卻說很有必要,力排眾議,乾綱獨斷。
······天氣熱起來。
關中的小麥也已經金黃一片,天氣晴好,各地都開始開留鐮搶收麥子。
武家的女人們甚至也忙碌起來。
家中田多地多,今年家裡雖種了早春玉米,但夏收的小麥也不少,主要是京畿的平原水澆良田,種小麥是產量收益最高的。
如塬上的一些缺水的田地,則種的穀子、糜子、蕎麥、燕麥、高粱這些,今年又種了許多土豆。
“你們這也不像農婦啊。”
武懷玉覺得這些女人們更像是參加一場秀,每到農忙季節就要來這麼一次,還總是樂此不疲的。
綾羅綢緞換下,換上麻的、葛的甚至是棉的衣服,頭上的珠玉首飾取下,頭發紮起,包上帕子。
但就算如此,也一點不像農婦,這細皮嫩肉白淨水潤的,就說那布衣,其實未必比絲綢的便宜。
就說樊玄符她們換的這棉布衣,是粟特胡商從高昌那邊販運過來的,在高昌城這種上品的細白棉布,也叫細白疊,一匹兩千二,而運到長安來,價格立馬翻好幾翻。
這其實就是棉花織成的布,普實無華,但就因稀少,在長安賣的比一般的絲綢貴的多,是跟那些錦繡等高端絲織品並列的奢侈品。
高昌細白疊,萬錢一匹。
一匹棉布也就能做兩件衣服。
要知道兼當錢用的素絹,現在一匹才二百錢,那可是絲綢,這棉布一匹相當於五十匹絹,都能買上兩匹普通的草馬。
真是礦泉水瓶裝茅台,低調的奢華啊。
武家的女人們人人換了一身棉布,還都是素色的,要說這種細白疊除了吸汗,還真沒太多勝過絲綢的地方。
還易皺。
見識到棉布的奢侈後,武懷玉還特意的去調查了一番如今的棉花,發現大唐基本上沒有棉花種植,隻有宮廷和貴族之家的花園裡會種一點,那是觀賞棉花的。
在嶺南和南中的一些地方,倒是有種棉花,但跟高昌那邊的西域棉花品種不同。
唐人不種棉花的原因倒也簡單,這玩意產量不高,而且對氣候等要求倒不少,最關鍵的是這玩意就算種出來,但加工太過複雜,效率非常低下,尤其是脫籽這關。
高昌棉布為什麼賣的那麼貴,主要就是在加工的成本上了。
幾乎都是純手工。
所以高昌的白疊布,基本上都是紡織後運到中原來,賣給貴族們的,或者是充當貢品。
這玩意高昌的百姓自己都穿不起。
武懷玉現在花園裡也種了些棉花,他打算好好研究下,他記得好像到了宋代時,中原的棉花種植和紡織工藝都提上來了,棉布也就沒那麼稀奇了。
要是武家現在研究出點棉紡的黑科技出來,武家搞點棉花種植、紡織,那豈不是大賺。
“二郎你不會就穿這身紫袍玉帶去莊子夏收吧?”
陳潤娘笑著道,“二郎雖貴為宰相了,但夏收開鐮收麥,這第一鐮刀還得你來割的,”
夏收是件很隆重的事情,必須重視。
不但得全家男少老少下地,男的割麥女的拾穗,還得準備好肉好菜招待好收麥的莊丁麥客。
必須得搶抓時間,萬一耽誤了好天氣,雨水一落,到時麥子在地裡或穗上發芽,可就全白瞎了。
武家的莊子平時以莊奴耕種為主,也會雇傭點長工,但到了搶收季節,人手是不夠的,必須得再雇傭短工,尤其是雇傭那些成群結隊掃蕩關中的麥客們,他們都是專業的麥客,一把鐮刀,從北到南,走到哪就乾到哪,辛苦的乾上一季,多少能賺點辛苦錢。
這些麥客們雖然為生活所迫,背井離鄉的來割麥,但如果哪家地主小氣苛刻,那明年大家可能都不給他割,或者就沒那麼下死力。
“咱家各莊子上也都已經準備殺豬宰羊殺雞殺鴨,咱們趕緊吧。”
武懷玉其實不太喜歡這種裝樣子,又不是小地主,得樣樣親力親為,武家十幾萬畝地,雖然大多是在邊疆,京畿地也就幾千畝。
可也是分成大小十幾個莊子,各有莊頭管事們打理的,哪用的著他們臨時去裝模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