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國公府前車水馬龍,來拜訪的賓客絡繹不絕。
許多都是知曉了武懷玉被皇帝點為北伐副帥東路總管,於是紛紛來拜訪,想要也搭個順風車,或是為家族子弟安排下,也進北伐軍鍍個金什麼的。
李客師又送來一隻海東青,他還提了兩籠鴿子,不是普通的鴿子,而是他精心訓練的鴿子。
“可以飛鴿傳書?”
漢代開始,鴿子就被稱為祥瑞鳥,據說是因為項羽引兵追劉邦,劉邦藏在井中,到處搜捕,有兩隻鴿子站在井上,追兵見井上有鳥,就覺得井下沒人,因此得免。
隋唐之時,不僅用鴿子送信,甚至還有鬥鴿,用鴿子搏鬥比賽,李客師就養了許多鴿子,
他給鴿子們命名為飛奴,不僅訓練出鬥鴿,也訓練出信鴿,他不僅能在三原老家把信鴿放飛,飛回長安宅中,甚至曾經把信鴿送到江南封地丹陽,放回後也是能飛回到長安。
武懷玉倒是知曉鴿子有個歸巢的特性,再遠它們都能準備歸巢。
正是利用這種特性,才能飛鴿傳書,但也因此,飛鴿傳書也是有條件限製的,雖說信鴿一個小時能飛百裡,但它也隻能是歸巢,而不可能說隨便放飛鴿給某個地方的人送信。
“二郎帶上這些飛奴,我再給二郎附上鴿奴,到幽州後,可以細心喂養,到時這些鴿子就能記得巢在幽州,兵馬就算把鴿子帶到漠北,放飛後也能準備而快速的返回幽州,
雙方你拉我扯的,好半天也沒說好。
若能研發成功,那這種獸錠紡車要比人力手搖紡車效率高的多。
“信鴿喜歡一公一母,更喜歡族群聚居,訓練的時候,我們一般就是把公母分開,這樣一隻在巢,一隻在外,要傳信就把外麵這隻放飛,就會迅速歸巢,信件也就傳回去了。”
“一千畝地吧,其實那些機子也沒啥稀奇的,就是層窗戶紙的事,看一眼就明白了。”
李客師很感激武懷玉能舉薦他成為燕州刺史,並趕上了這班北伐的車。
武懷玉挺驚訝的,這時代的人,對於技術一類的東西,還是很保密的,都是當傳家法寶,就連那醫生,連個藥方都經常是隻傳嫡長的。
手搖腳踏式軋棉籽機,四尺長弓,腳踏四綻紡車,腳踏織布機,甚至還有在研究中的獸綻紡車等,
話到這份上,李家這結好的意思很明顯。
李客師很高興,還主動的要送武懷玉一些鴿子和鴿奴,甚至大方的表示願意傳授養鴿子之法。
“要是能夠親上加親就最好了,”李客師笑著道,“二郎最近跟三娘關係如何了?”
但人家李弼又不是那種紈絝子弟小霸王,
再傻也沒傻到敢來搶帝心武少保的東西,何況說來大家都是瓦崗一係的人,雖說李績和秦瓊代表的是瓦崗的兩個山頭,可畢竟都是瓦崗的,武懷玉是秦瓊義子,也是他這一係的年輕領軍人物了。
再則玄武門事變裡,李績沒有及時的站好隊,也挺關鍵。
這技術核心還是幾樣工具,軋花機、彈弓、紡車、織機。
武懷玉不知怎麼答,這個事情確實弄的很彆扭,事到如今,李家倒是想開了,也不要名份,也不管議論,也隻希望李三娘能夠好好生活,隻要她願意不介意,那李家也不強求。
李績家族很有錢,也很有勢力,但李績這幾年,因為諸多曆史原因,比如他是現在僅存不多的隋末的軍閥山頭代表,雖說瓦崗的山頭是李密,也早死了,但李績當初可是李密敗投關中後,還依然占據著瓦崗大半舊地和人馬的,又是瓦崗創始人。
武懷玉對這些信鴿還真是很滿意,從幽州到長安,就算好天氣時,也得起碼七天才能傳信到長安,可如果用飛奴,頂多兩天,甚至一天鬥就能到。
“其實我家雖對棉花軋花紡織做了點研究,搞了點工具,但也不值那麼多。”懷玉道。
李家在河南山東河東河北擁有大量田地,而且他們家也種了許多棉花,也紡織棉布,在大唐的白疊布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要說,武家現在的棉花種的很少,但是這技術卻已經是最先進的了,李弼跑來想要武家的這最新的棉紡技術,很唐突。
這討價還價,買家李弼在不斷加價,賣家武懷玉卻在主動的減。
武家棉織四個基本工序,軋、彈、紡、織,分工明確,紡織工具一直在持續研發改良,其效率可以說遠超高昌國,更彆說現在國內少量種棉花的範陽盧氏,離狐李家等了。
最後李弼說了,“少保也彆再推辭,咱就還是開始那個數,八千畝地,關中一千畝、隴右一千畝、朔方、河東各一千畝,河南河北淮南江南各一千畝,如何,八個大莊子,經營種植也方便,”
“三娘挺不容易的,如今能從峨嵋回來,我們全家上下都不希望她再回去,我看你們也是郎有情妾有意,不如就······”
“要是嫌太散,那就河南河北各四千畝。”
“若能得到武家這技藝,我家打算明年先種上十萬畝棉花,”
李客師號為鳥賊,這方麵他是真正行家。
當然,信鴿也會有老鷹、敵軍等攔截的可能,所以一次多放幾隻,更有保證。
一萬畝田來買武家的棉紡技術,其實隻是幌子,李家雖種棉花,但也隻是一點產業。
他就有許多鴿奴和鴿子,
“一萬畝一畝不能少,要是嫌少,我再加兩千畝。”
偏他又特彆年輕,也就比皇帝大幾歲而已,他不想落得跟羅藝杜伏威等一樣下場,也隻能是想辦法積極靠攏了,甚至得跟秦瓊武懷玉李靖他們拉近點關係。
“真不值那麼多,也沒啥技術的。”
還望武二郎能給個麵子。
如今雖說賜國姓列屬籍姓李了,但李績家那也是迅速壯大,遠超祖上的興盛。
甚至現在武家還在研究獸錠紡車,這是一種較為複雜的機械裝置,由一個大輪、一個小輪、一根長杆和多個小錠組成,通過牛馬等牲畜拉動大輪帶動小輪旋轉,從而使長杆上下擺動,帶動小錠上的棉花撚成線。
李弼說李家非常想要武家的新技術,這個技術值一萬畝地價,他們真誠想要買這個技術。
這幾年李績雖說官爵不怎麼動了,但李家的財富田地卻還在迅猛擴張。
要是棉花用的多,大力搞棉紡,有武家的新機子,李家的棉枋產業確實大有可為,畢竟李家可是大地主,田地比武懷玉可多多了,占地幾千頃,八百頃地的武懷玉拍馬不及。
武懷玉的女兒已經許給李客師的孫子,何況懷玉還是李靖的學生。
八千畝田,很有誠意。
“那要麼以後武少保家棉紡技術再有改良時,也一並傳授我家,就算我們李家占少保些便宜了。”
但這種信鴿卻很厲害了,帶在軍中,不管白天黑夜放飛,便能迅速飛回,一個時辰能飛二百裡,一天輕鬆上千裡,這可是再快的快馬都比不上的,而且不受地形道路等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