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全副武裝的鐵甲唐騎,那些分散各處的冬營地裡的牧民部落,又哪是對手,
反抗者死,
到處都在戰鬥,或者說是被砍倒一批反抗者後,便隻能是投降,淪為俘虜。
牛羊被擄走,幸存者也成了奴隸。
曾經他們一次次的南下搶掠,滿載著搶來的錢糧布匹還有漢人為奴,現在,反過來了。
僅有少數部落聽到消息,風雪中趕著牲畜轉移逃跑,有些成功了,逃到更北邊,
而還有許多在逃跑的半路上被追上,俘虜。
黑城。
曾經北魏六鎮之一的武川鎮,建立了西魏北周隋唐的關隴集團,正是從武川走出來的。
宇文泰、李虎、楊忠、獨孤信、趙貴、侯莫陳崇等這些人,都是從此走出去的,在那個風雲激蕩的北魏末年,他們征戰打拚,最後創業成功。
不過當年那些人雖然後來建立了數個王朝,但自北魏滅亡,從北周到隋唐,武川一直是突厥人控製的。
而今天,
武川鎮唐軍雲集,城外卻遍立突厥俘虜營。
北伐大帥、中路定襄道行營總管李靖,北伐副帥、東路恒安道行營總管武懷玉,通漠道行軍總管李績,
還有中路副將張公謹、東路副將蘇烈,李績副將竇靜等也來了。
六路大軍,有三路齊聚於此。
諸將見麵,個個興高采烈。
這次進攻戰果足夠豐厚,有足夠的理由高興,雖然跑了個頡利,但東突厥這次可以說是脊梁骨都讓打斷了。
“斬首一萬三千餘級,”
“俘虜突厥男女二十餘萬口,
繳獲雜畜數十萬,”
當代州都督張公謹向大家宣布最新統計出來的戰果後,眾人一起大笑,
李靖這些天風雪中奔走,臉都凍的脫皮,人也仿佛憔悴蒼老了好多歲,可老頭子卻興奮的很。
他帶頭擊掌,
眾人一起擊掌慶賀。
許久,掌聲停,
李靖道,“頡利不知所蹤,沒能生擒,有些遺憾,但這次北伐,仍然是一場大捷!”
無可爭議的大捷,
大唐終於揚眉吐氣了。
而隨著如今頡利的潰敗逃亡,陰山南北被三路唐軍反複掃蕩,被俘了二十餘萬口,
這還是其它部落首領,爭先向大唐請降歸附,長安的李世民派人飛騎來傳旨,對那些投降部落,接受請降,不得再攻打。
比如控製豐州前套一帶的鬱射設,這位南麵設就擁眾五萬帳,實力很強,他就很識時務,直接請求率部歸附,獻土投降,表示跟頡利分割劃清界線。
河西走廊北邊的沙缽羅汗蘇尼失,也向大唐請求歸附,他也有五萬帳。
這加上早就歸附的突利小可汗,
眼下可以說突厥漠南之地,已經沒啥像樣的抵抗力量了,起碼大汗本部,已經崩潰。
連執失部都已經在執失思力的帶領下,舉部歸附。
另外阿史那思摩這樣的突厥幾朝元老,也歸附了。
之前出使突厥,結果被頡利扣下的崔敦禮、唐儉、龐孝泰、安修仁等使團成員,現在也都被解救,
四位正副使團代表此時也坐在武川鎮黑城的軍議廳中,
兵部侍郎崔敦禮有點瘦,他被頡利送去放羊,在陰山下放了快一年的羊,日子挺難的,不過這家夥倒是挺硬氣,就算放羊也不會給頡利低頭,相比下他的副使中郎將龐孝泰更倒黴點,直接被送去鐵山挖礦、鍛鐵。
唐儉和安修仁還好,他們在定襄時被扣下並沒多久,雖說尉遲恭進攻時他們沒能走脫,被頡利餓了幾天,可好在頡利很快被擊敗,他們在半路上得解救。
如今回想,四位使者都感覺好像做了一場夢。
“馬上就是新年了,將士們也十分辛苦,聖人已經派使者前來犒賞三軍,”
突厥諸部紛紛投降,接下來唐軍也無須再出動,就暫時收兵罷戰,休整兵馬,下一步如何行動,得等皇帝的旨意。
要是按李績和武懷玉這兩殺神的意思,那就當趁他病要他命,狠狠乾翻突厥諸部,
不過皇帝接納諸部投降,自然也有皇帝的考慮,旨意已經下達,諸將自然也就得奉命。
但不管是李靖,還是武懷玉,甚至是李績,包括他們各自的副將,六員大將,都沒有一人提起要撤軍的事。
他們心裡都明白,還不到撤兵的時候。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