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繼續往上升隊副,那就得有實打實的戰功。
眼前就是機會。
“呂宋侯有令,
凡擒獲斬殺敵長老者,賞賜絹二百匹,擒獲敵家族長,賞賜絹百匹,獲敵戰士,獲絹三匹,獲敵輔兵,賜絹二匹,獲賊奴隸,賜絹一匹。”
“陣斬賊兵首三顆及以上,軍階升一級,斬首兩顆及以下、俘虜一兩人、斬殺從犯,賞賜錢帛。”
阿發在登陸前的船上已經聽過隊頭隊副們講過很多遍這些賞賜了。
但每聽一遍,總還是熱血沸騰。
呂宋軍新立,功賞也沿用大唐軍功賞賜製度,以陣、獲論功,首重的是集體軍功,然後是個人軍功。
兩軍交戰,以少擊多為上陣,數相當為中陣,以多擊少為下陣。
據賊數十分率之,殺獲四分已上,輸不及一分,為上獲;二分已上,輸少獲多,為中獲;一分已上,輸獲相當,為下獲,
而以上並謂大勢得勝者,若雖有獲,而奔敗,不用此例。
根據個人表現,又還分等,
臨陣對寇,矢石未交,先鋒挺入,陷堅突眾,賊徒因而破敗者,為跳蕩,這是最高功,破賊陣不滿萬人,所敘不得過十人;若萬人以上,每一千人聽加一人。
跳蕩以下,是先鋒第一功和先鋒第二功,
先鋒第一功所授數量為跳蕩功兩倍,第二功最多四倍。
招降萬人以上,準授一人為跳蕩功,一千人以上,準第一等功。
斬將、奪旗、陷陣、先登,
當先、摧鋒、破敵、
偵蹤、守陣、擒敵、被傷······
呂宋軍的賞格很嚴格詳細,
普通武卒,斬殺三級就可升一階。
而阿發做為銳士,他們需要的首級功更多,如果能斬殺六級可直接晉升。而到了有品階的軍官,就不僅僅是要有個人斬首功,還得有所部的斬首數量要求。
斬首要求這麼多,最主要的還是呂宋的島夷戰鬥力弱,不能跟突厥、鐵勒、吐穀渾、黨項等這些敵軍相論,
一個突厥精騎,肯定能抵的過五六個甚至十來個呂宋島夷,故此呂宋西閣在製訂戰功標準的時候,
不得不提高了斬首標準,
武卒斬首三人升一階,且還得是斬殺的戰兵,若是那種佃戶、奴隸的輔兵、民壯,那還得再加倍,視其老弱、裝備,三個輔兵首級才能折兩個戰兵首級,三個奴隸首級更隻能折一個戰兵首級。
賞賜上,戰兵一級或一個俘虜賞絹三匹,但輔兵、民壯就相應打折,一個輔兵隻能賞六丈絹,一個民壯隻能賞三丈絹。
如今匹絹二百錢,戰場上一個島夷部落奴隸,隻值一百五十錢。
“兄弟們,多抓活的,”
“上頭命令,死的賞錢打七折,活的才能值錢。”
阿發撇撇嘴,一個島夷農奴隨從的首級,這才值一百零五錢,這也太不值錢了。
一頭牛都得值一千來錢呢,這不十顆島夷農奴首級才能換頭牛?
不行,得抓活的。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