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上書奏者者,都說朕遊獵太頻繁,”
北苑,玄武門外,皇帝檢校羽林、龍武禁軍,看著百騎千騎諸營禁軍飛馳射箭,對著召來的宰相們直言,“如今天下無事,但武備的事不能忘。朕時常與身邊的人到後苑射獵,並沒有一件事煩擾到百姓,這有什麼害處呢?”
魏征站了出來,
直言道,“聖王賢君唯恐聽不到有人談論其過錯,陛下既然讓大臣們上封言事,就應該聽任他們無拘束的陳述意見,如果他們的話可取,自然於國家有利,就算不可取,聽聽也無害處。
正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害。
現在有許多大臣知無不言,這是大好事,陛下當高興,甚至當獎賞他們。”
武懷玉站在那裡,不得不佩服魏征那張嘴,反正從什麼角度都能說出番大道理來,就是有那種,你拋開事實不談你難道沒錯嗎的勁頭。
皇帝說我打獵,那並沒有妨礙到百姓,而且這還是訓練將士的一種方式,加強武備,結果魏征卻要拋開事情本身不說,而是說臣子進諫那就是好事,至於諫什麼不重要,諫對諫錯也不要緊。
估計換其它皇帝聽到這話,得把魏征發配嶺南,但李世民卻是個氣度很好的皇帝,
“你說的對,”李世民道。
居然還真下旨,那些上書說他遊獵過度的臣子,每人賜腰帶一條。
“諸卿便請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中書令馬周上前,
“陛下,貞觀之初,天下饑歉,鬥米直匹絹,而百姓不怨者,知陛下憂念不忘故也。
而如今連年豐收,匹絹得粟十餘石,然而百姓怨聲載道,是覺得陛下不再顧念百姓,多營繕宮殿,不操持國家急務的緣故。
陛下,自古以來,國家興亡,不在於積蓄的多少,而在於百姓的苦樂。
隋朝廣貯洛口倉的糧食被李密利用,東都積存布帛而王世充得以借力,並州晉陽宮的武備,西京的府庫也為我大唐所有,
如今我大唐都開國二十年了,隋朝儲備的那些糧絹武器等仍未用完。
積蓄儲備固然不可缺少,但也要讓百姓留有餘力,然後收稅,不可強加聚斂,否則就是拱手讓給敵人,
陛下想要長治久安,其實也並非難事,隻要如貞觀初年那樣,節儉使百姓休養生息,藏富於民,方能天下長安。”
馬周的話讓李世民很滿意,雖然其中有些話也刺痛著他,比如馬周說以前一鬥米一匹絹的時候,大家還沒怨言,現在一匹絹可以買十幾石粟了,百姓反而怨聲載道,他覺得就很難理解,
現在比武德朝和貞觀初日子好過多了,四夷臣服,天下不再有大戰亂、饑荒,百姓怎麼反而還覺得他不好,是不是得寸進尺?
可馬周說的那些建議,還是很實在的。
“賓王還有什麼,一並說來。”李世民道。
“陛下,百姓安定,惟在於刺史和縣令,如果挑選的人得力,那陛下也可得清閒自在,百姓也能過安穩的日子。則如今朝廷隻重中央官吏,而輕視州縣官員的選拔,
尤其是刺史多用武人,或是朝官不稱職時才補選為地方官,邊遠地區,用人更加輕視,所以說百姓不安定,大致於此。
這些年,邊遠地區,為何獠蠻戎狄屢屢叛亂,剿之不儘除之不絕?臣以為恰是因為鎮守邊遠之地的刺史,俱是武人,不擅撫民,甚至有些武人刺史還故意挑起邊釁製造戰事以邀軍功,
而如果用對了人,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武相就是個例子,曾經出鎮朔方、幽燕和嶺南,每到一地,都是剿撫並用,恩威並濟,都能很快的平靖地方,然後安定百姓,甚至都還能讓當地一步步富庶起來,
百姓能得溫飽,自然不會有人再生叛亂之心,地方安靖,稅賦也就穩定上繳,這是個值得認真思考的事情。”
“臣聽說陛下要讓薛萬徹出任蒲州刺史,臣堅決反對,薛萬徹此人名聲不好,在軍中都與諸將不協,且動則打罵麾下將士,這樣的人連軍中同袍都不能善待,如何指望他能善待治下百姓?
蒲州又是我大唐四輔州之一,尤為重要,絕不能讓一個囂張跋扈的武將搞的烏煙瘴氣。”
這話抬高武懷玉,狠踩薛萬徹,
但說的卻也是有幾分道理,
武懷玉人就在這,他這些年在朝四度為相,在地方上也是出鎮數個邊地,但表現都是有目共睹的。
而薛萬徹名聲不好,同樣是人所共知。
借著今天這個機會,馬周狠踩薛萬徹,還不讚同他出任蒲州刺史,理由也是很充分的。
皇帝皺眉,
薛萬徹改任蒲州刺史的旨意,按程序交到中書門下,是要宰相們商議,然後中書擬旨,門下審核,
可現在馬周若不同意,這任命也很難發出。
“陛下,臣也反對薛萬徹出任蒲州刺史,他統兵打仗衝鋒還行,若說治理地方牧百姓,不合適。
如今天下太平,還是當偃武修文,治理地方,應當交給文官而非武將,”魏征站出來補刀。
一個中書令一個侍中,
這兩人都反對,
那就算皇帝下旨,也通不過,強行任命,那就是墨敕斜封,要是碰到宰相們強硬點,
薛萬徹這蒲州刺史根本不被承認,到時有的麻煩。
“薛萬徹任命之事,朕再考慮。”皇帝不得已收回旨意。
“以後刺史的任命,還是由宰相們推舉,朕親自選拔,”
“另外,縣令,京官以上各舉薦一人。”
皇帝今天聽了不少中肯的建議,心情不錯,於是當眾道,貞觀以前,從朕經營天下,玄齡如晦之功也。貞觀以來,繩愆糾繆,魏征、馬周之功也。又有懷玉、藥師鎮撫地方。“
”賜諸卿佩刀一把。“
”朕治理國政與往年相比如何?“皇帝認真的詢問宰相們。
”朕要聽實話,懷玉你先說。“
武懷玉並不喜歡說逆耳忠言,但今天這場合,還是隻能實話實說。
”陛下威德加於四方,遠超貞觀之初也。“
”不用都說好話。“李世民直言,
”陛下,要說不足之處也有,人心悅服不如從前也。“
李世民聽了倒疑惑,”遠方四夷畏威慕德,故如服,如果說不如從前,何以至此?“
武懷玉答道,”陛下以往以未治為憂,故德義日新。今以既治為安,故不逮。“
”哦,朕如今所為與以往有何不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