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驪山的生活十分愜意輕鬆,早起爬山,上午騎馬,下午泡溫泉,享受按摩和美食,晚上陪陪妻妾們。
樂不思蜀。
武懷玉真是喜歡上驪山這地方了,尤其是這二月裡乍暖還寒,天天泡溫泉是真的爽。
生活都變得很規律起來了。
偶爾跟皇帝下下棋,跟魏征聊聊曆史,跟姐夫馬周練練書法,陪蕭瑀、房玄齡喝喝茶,有時也聽劉洎訴訴苦。
一早,皇帝也加入登山行列,君臣一起登上了山頂老君殿。
等待著日出。
“朕待侯君集、薛萬徹、李安儼等不薄,他們為何還要謀反?”
李世民坐在山巔,很沮喪,想不明白。
“因為貪婪,有的人欲壑難填,貪婪成性,不知滿足。”武懷玉坐在皇帝旁邊,淡淡答道。
“薛萬徹李安儼當初都是隱太子的心腹,當時有很多人提議要誅殺他們,朕保全了他們,還既往不咎,仍加重用,薛萬徹兄弟倆都爵封國公,拜大將軍,朕甚至將皇妹嫁給薛萬徹做續弦,他居然還要謀朕的反,”
李世民越說越氣,
“侯君集是朕兒時在武功莊園時的玩伴,那時與許洛仁、段誌玄我們四人關係最好,後來太原起兵,朕召集他們幾個一同起事·····”
皇帝絮絮叨叨,跟一個老太婆似的,
難得見到他這樣的時候,
武懷玉卻也能感受到皇帝的那種失望的心情,侯君集在開國初,一直也就是李世民侍衛隊長的身份,秦王府的車騎將軍而已,連個統軍都不是,更彆說護軍。
武德九年時,爵位也僅是個縣子。
而在玄武門宮變時,侯君集確實立了大功,但李世民對他更不薄,直接功並第一,把太子的許多莊園錢帛賞賜給他,事後還直接晉封他為國公,加封大將軍。
雖然很多人嘲笑侯君集連箭都射不準,也沒啥文化,可李世民對這小夥伴卻也一直信任有加,十分用心的培養,讓李靖收他為學生教兵法,讓魏征教他文化,
硬是給他幾度提拔他為宰相。
可結果侯君集在太子承乾和魏王李泰間反複橫跳,還想要再來一次擁立之功。
這幾年李世民防李孝恭防柴紹防李靖防武懷玉,卻偏偏沒有防過侯君集、薛萬徹他們,
可到頭來,
謀反的卻都是他本來最信任的人,
他視為心腹的夥伴,他曾寬恕的大將,以及他的妹夫女婿甚至兒子們。
這給了他很沉重的打擊。
他被四夷奉為天可汗,
但也經不住這種被最信任的身邊人背叛的打擊。
“陛下想開一些,錯的是他們,如今他們也為自己的貪婪和愚蠢付出了代價,也就沒必要過多的再去為這些人糾結,向前看。”
東方天際逐漸變亮,雲彩也染上了一層淡淡的橙色,
終於,陽光穿透薄霧,照耀出萬道金光。
“陛下,日出東方,又是嶄新的一天。”
“將來史書上,後人看到的會是一名文治武功的赫赫帝王,看到聖人重新一統天下,並開疆拓土,威服四夷,並讓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而那些人,注定會被掃進曆史的垃圾堆,被人遺忘。”
“陛下春秋鼎盛,還有許多大事要做。”
李世民看著那輪耀眼的紅日,心中又燃起鬥誌,
馬上就要多路大軍北伐薛延陀,等滅掉薛延陀,將漠北諸姓鐵勒征服後,朝廷就就要著手東征滅高句麗,雪前朝之恥,報中國子弟之仇。
也恢複漢之舊疆。
他李世民必將華夏帶到一個新高度。
待到滅掉高句麗,他到時封禪泰山,誰又能再反對呢?
“懷玉啊,你也要好好養身體,早則三年,遲則五年,朕要禦駕親征高句麗,到時你可不能缺席,咱們君臣一起滅了高句麗。”
“好。”
武懷玉答應的很乾脆,
雖然他覺得曆史上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其實並不是很成功。高句麗得打,但高句麗實力不弱,尤其他跟突厥等遊牧部族不同,他也是個農耕定居的國家,特彆是其地理險要,擁有大量的山城,而且距離中原又遠,
特彆是東北還寒冷,攻堅困難,補給更困難,
想要跟打遊牧民族一樣,一戰功成太難。
對付高句麗這樣的國家,不能急於一時,你得有個長期戰爭的準備,最好是先襲擾破壞,讓對方持續的流血虛弱,
用兵得儘量規模小些,多路施壓,甚至是海陸並進,
還要儘量的拉攏新羅百濟這些藩屬國小弟,讓他們出兵出糧,甚至以他們的地盤來打開辟第二、第三戰場,
總之,打高句麗就不能急。
李世民就是想著一戰滅掉高句麗,他雖是馬上天子,但這個戰略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的。
可武懷玉現在並沒有去反對皇帝親征,也沒提自己的想法,
還太早,
況且現在也不是爭這些的時候。
可李世民卻突然好像來了興致,非拉著武懷玉在山頂上談征遼之策。
“如果是你來指揮,你打算怎麼打?”
武懷玉有點無奈,
他肚子有點咕咕叫了,這大早起來爬山,還沒吃東西呢。
“朕讓人送餐來。”
皇帝卻不想下山,就要一邊看日出,一邊談滅高句麗。
“臣覺得可以多管齊下,前期,先襲擾疲敵,比如在遼河前線,增派兵馬,一邊屯田鎮戍,一邊經常以小股過境襲擾敵人,尤其是要破壞他們的耕種和收獲,”
“其二,發揮我大唐現有的海上優勢,利用我們的海船上的優勢,襲擾他們的沿海地區,最好是能夠先奪取遼南半島,
若是能夠突襲奪取其遼南重鎮卑沙山城就更好了,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背倚山東登萊半島,牢牢釘在遼南,前有卑沙山城屯兵據守,後又有青泥浦、馬石津這兩個重要的港灣可補給支援,
進可攻,退可守。
以此為前進基地,便可將高句麗人費力十餘年所修建的遼河千裡長城防線撕開一個口子,
甚至無須太多兵馬,就能夠牽製高句麗遼河防線很多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