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之女,生下李恪和李愔的是楊淑妃,她和生下趙王李福的楊氏是堂姐妹,兩人也是武媚娘和燕德妃的表姨,同時還是巢王妃和楊婕妤的表姑。
昨日是大楊妃,也就是趙王李福母親的生辰,就請了東宮的外甥女武良娣過去,宮裡的這些親戚們一起聚聚。
後來大楊妃說喜歡武媚的兩孩子,說就讓在大明宮住幾天。她生的兒子李福封趙王,被皇帝過繼給了隱太子建成名下。
武良娣也不好拒絕表姨的好意,但她肯定不適合留下,於是就自己回了東宮。
誰知晚上麗正殿就失了火。
“良娣昨日在大楊妃那裡喝了點酒,可能因此才沒能第一時間逃離火場,不幸中萬幸的是,小郡主和小郡王留在大明宮沒回來······”
聽到這,武懷玉已經越發的相信這次不是意外失火了,而是有人讓武良娣意外。
甚至還特意把太原郡主和隴西郡王留在大明宮,
也許武媚娘昨天在大楊妃那裡喝酒也是被事先安排的,就是為了讓這個意外不出意外,
天家無情,
武懷玉看著火場,看著那些抬出來的焦炭,看著傷心不已的太子,十七年的太子,也終究還是缺少些經曆。
他可能根本就想不到,枕邊那個溫柔體貼善解人意又聰明賢惠的武良娣,其實狠起來連孩子都可以犧牲,
也料不到父皇會明知蘇氏是被冤枉的,但還是將蘇氏廢了,還把蘇妃的父兄等一並除名流放。
現在又並沒放過武氏,隻不過選擇了一個這樣的手段。
一場火,把這個野心勃勃的女人化為焦炭,也把那樁罪惡一並帶走,更將那個女主昌,唐三代後武氏女主當有天下這些讓人難安的隱患帶走。
去母留子。
也不會再牽連到武氏家族和楊氏家族。
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解決辦法。
對皇帝來說可能是最優解,
而武懷玉也是促成這個結果的那個人,
是他和李世民,聯手處決了武媚娘,把這個年輕而又充滿野心,甚至不擇手段的女人扼殺了。
他們都不想讓這個女人再這樣下去,都視為極大隱患。
“仔細確認下身份,找出良娣來,好好收斂。”
武懷玉在那些焦屍中走過一圈,雖然已經認不出麵目,但還是能夠通過一些其它特征來辨認出身份的。
已經確定武媚燒死了,化成了一塊焦炭。
她是死於自己的野心。
武懷玉低頭,為她默哀了一會。
但他並不後悔,
這也許是最好的結局了,對他對武家,或許對大唐都是如此。
“可憐雪兒和賢兒還那麼小,就沒了娘親,”承乾還在為兩個孩子失去母親而傷心,
武懷玉卻覺得,以武二娘那心狠手辣,這或許對兩兒子來說反倒是好事,曆史上她的幾個兒女,可都是被她摧殘的厲害。
就讓一切都隨這秋風而去吧。
岐州,九成宮。
東宮失火,麗正殿被燒毀,太子良娣武氏被燒死的消息快馬傳遞至離宮。
皇帝正跟李靖蕭瑀房玄齡魏征馬周等大臣們在釣魚,
聞聽此訊,沉默許久。
“朕佳兒佳婦,天作之合,不料竟遭天妒,哎。”
皇帝一聲歎息,
武良娣也就此落幕。
皇帝下旨,令有司厚葬武良娣,但卻並沒有提及要追贈武良娣。
三天後,
有聖旨自九成宮送往長安,
皇帝正式冊封太子良媛韓氏為太子妃,同時皇帝令將作大監和工部尚書、少府監等一起重建東宮麗正殿。
韓氏成為新的太子妃,
她所生的李象李厥,原本是庶子,現在也一下子成為東宮的嫡長子和嫡次子,原本武氏所生的太子第三子,子憑母貴要比李象李厥地位高,現在卻也嫡庶有彆,遠不及兩位兄長了。
新的麗正殿,新的女主人。
武媚死後,
長安那個女主昌的謠言,也是很快就沒有了。
很快,
也就沒有人再提武良娣,長安城這麼大,每天都有各種新的消息,誰又還會一直在意一個死去的人呢。
在初冬時分,
皇帝從九成宮又前往驪山湯泉宮,特召武懷玉去伴駕。
熱汽升騰的溫泉池中,
君臣二人泡在池子裡,坦誠相見。
“令妹武良娣······”皇帝開口,卻又停下,好一會才接著道,“逝者已逝、生者如斯,她留下的兩個孩子,朕一定會好好照顧好他們的。”
“朕冊封韓良媛為太子妃,你不會反對吧?”
“此陛下家事也。”武懷玉還是那個態度。
李世民搓了搓臉,“本來朕是打算年後立武良娣為太子妃的,想不到突遭此意外。”
武懷玉也歎了聲氣,
突然道,“陛下,前些日子長安又突然傳起了當年那個謠言,說什麼女主昌、武氏女主代天下等,如今二娘死了,那些謠言也沒了,
這麼多年了,有人就是一直見不得武家好,想儘辦法中傷攻擊。
二娘就算不死於這次火災意外,也會死於那些人的攻擊,
臣心累了,
陛下,臣想去呂宋島,遠離朝堂,每天麵朝大海,輕鬆自在。”
借著這機會,武懷玉再次提出要回呂宋的請求。
“如今漠北薛延陀已滅,遼東高句麗也派人來上降表,天下太平無事,臣隻想帶著妻妾兒女們在呂宋好好休閒享受這盛世太平。”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