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趙持滿也許是如今年紀大了些,這次跟王方翼他們見麵後,就也想去遼東,但他又不願意走長孫無忌和韓瑗那邊的關係,
“我知道趙持滿,長安有幾個不知道這小子的。”懷玉哈哈大笑,趙持滿出門在外,最喜歡騎一匹白馬,自己一襲白衣勝雪,搞的跟個白馬王子似的,
他長的又高大帥氣,玉樹臨風,而且這家夥不僅上馬騎射能百步穿揚,甚至還寫的一筆好書法,聽說他還曾經生擒過猛虎,力逮飛奔的野馬,
最喜歡任俠行為,好打抱不平,經常路見不平就拔刀相助,甚至經常慷慨解囊,
在長安坊間口碑極好,
不過在貴族圈裡,卻被視做一個另類,
武懷玉聽過不少趙持滿的傳聞,還挺欣賞他,雖然有人覺得他是出身好,反正衣食無憂,才能那般任俠行事。
“他要是也願意來,我也非常歡迎。”
王方翼聽後立馬替趙持滿謝過武懷玉,兩人便要卸甲去找趙持滿來。
“這套甲還有那坐騎、馬槊、弓刀,這一套,就都贈與你們了,”武懷玉笑著大手送出兩套裝備。
兩人驚住,這可是名家大師出品的精品,
就算那匹馬,也是寶馬,價值百貫不止。
“你們既然要隨我從征高句麗,到時上了戰場,你們可就是我的護衛,我自然得為你們準備好點的裝備。”
“彆拒絕,真要謝,那就在戰場上,以這鎧甲馬槊建功立業,報效國家吧。”
武家大門口,
兩個年輕人回頭望著太尉府,都有點頭重腳輕的感覺,
駝子笑著對這兩年輕人道,
“我家阿郎這是對你們青眼相加,你們可要好好表現,回頭說不定就收你們做學生,甚至是義子了。”
武懷玉的親傳門生,還有他的義子,那可一個個如今都是極了得的人物,
比如李義府,十四歲的進士,現在都是正五品的中書舍人了。
還有太尉的那些義子,更加了得,石守信成了西域石國國王,安祿山也成了安國國王,
宇文成都和李克用等都是一鎮的鎮守使。
向駝子叉手謝過,兩人懷著激動心情離開。
“真沒想到太尉居然如此平易近人。”
“是啊,本以為這趟拜訪,都未必能見到太尉,卻不料不僅見到太尉,還答應我們隨征遼東。”
“趕緊告訴趙兄這個好消息,”
兩人找到趙持滿,他正在教訓一個坊間無賴,那無賴居然連坊裡的孤兒寡母都欺負,趙持滿左右開弓,打的他滿嘴是血,直呼饒命。
“趙兄,告訴你個好消息,”
趙持滿一腳將那無賴踩在腳下,然後歡迎兩位好友,待聽明情況後,趙掛滿興奮大笑,“太好了,謝兩位兄弟。”
心情大好的他一腳將那無賴踢開,“再敢欺負他們孤兒寡母,我下次就把你腦袋擰下來當球踢,滾。”
無賴也不知道今天怎麼這麼倒黴,偏撞到這尊大神頭上,於是趕緊一溜煙跑了,被打掉的幾顆牙都顧不上撿了。
“走,趕緊拜見太尉去。”
武懷玉見了趙持滿,也是當麵考校了下他武藝,對他本領十分滿意,也贈他一套鎧甲馬槊弓刀,還送了一匹寶馬。
趙持滿倒不缺這個,但武懷玉相贈,那表示的是對他的賞識,他自然是很激動的收下了,也讓他帶十個,成了個護衛小隊長。
晚上,樊玄符問懷玉,“那三個年輕人,就這麼被你看中?”
“這三人,不論是本事,還是品性都很不錯,值得栽培提攜一二,”
世家門閥,其實越發注重人才,
除了對家族子弟的精心培養外,他們也會選拔一些族外的優秀種子栽培,成為自己的門生、部下,這些優秀人才,得到他們提攜照顧起來後,自然也會維護他們家族的利益。
武懷玉可是知道薛仁貴曆史赫赫有名,神勇收遼東,三箭定天山,雖也有過大非川大敗,但他仍是赫赫有名的大將軍,曾拜右威衛大將軍、兼安東都護,鎮守平壤。
王方翼曆史上也隨裴行儉征西域,檢校安西都護,鎮守碎葉,赫赫威名。
趙持滿也是官至涼州刺史,隻是後來受長孫無忌牽連被誅。
這樣的三隻猛男,主動送上門來,武懷玉哪會拒絕。
次日,
皇帝在北門外檢校禁軍,
武懷玉武懷義、李靖李績、秦瓊尉遲恭一眾軍方大佬也都陪同檢校。
檢閱前,皇帝說要從禁軍中挑選一批精銳者隨同征遼,那些禁軍頓時跟打了雞血一樣躁動,
接下來不管是列陣,還是比武,一個比一個猛。
看的皇帝大為滿意,
“敬德,此次征遼,你跟叔寶為馬軍左右總管,尚能戰否?”
皇帝對老黑發問。
老黑玄武門之變時,那是功列第一,多麼的高光,一槊刺死齊王元吉,提著帶血的馬槊去海池龍舟上向李淵討要詔書,讓皇帝立秦王李世民為太子並掌中外諸軍事。
還向李世民要了建成和元吉的腦袋,提到玄武門城樓上展示,喝退了攻打宮門的宮府兵。
事後老黑得到的賞賜也多,齊王元吉的府第,國司的財產都賞賜給了他,又封他國公。
但老黑飄了,此後幾年老是做些上不得台麵的事,還敢金殿上毆打江夏王李道宗,差點打瞎人家一隻眼。
這種屁事多了,尉遲恭也就徹底失去皇帝的信任,這些年一再邊緣化,如今更是僅掛了個開府儀同三司的從一品文散官階,啥職事都沒有了。
堂堂門神猛將,卻掛個文散官階,也是可笑。
老黑這些年也老實了,專心一門修道煉道,還多次向武懷玉請教過呢,中間還好幾次丹爐爆炸,差點燒了自己家,也曾吃自己煉的丹中毒過。
但他還就一門心思修道煉丹,啥也不管。
這次皇帝突然又把他拎出來,還讓他跟秦瓊再次組合出山。
其實尉遲老黑還算年輕,今年才五十九。
尉遲恭起身,“陛下親征遼東,太子往定州監國留守,然東西二京,府庫所在,雖有鎮守,終是空虛。遼東路遙,恐有玄感之變。
高句麗邊隅小國,實在不必勞動陛下親征,請把此事委之良將,自可應時摧滅。”
李世民也沒料到,這個時候了,尉遲恭居然還勸諫他不要發兵。
“出兵在即,此話就不必再提了。”李世民擺了擺手,倒沒動怒,他打量著尉遲恭,“敬德,你以本官行太常卿,為右馬軍總管。”
說完,皇帝又四下打量著他,“你修道十餘年,倒是修的越發年輕了啊,你這如今看著比朕還年輕了,
愛卿啊,朕想把皇妹永嘉公主賜予你續弦為妻,你意下如何?”
此話一出,
不僅把五十九歲的尉遲恭驚的呆住,就是一旁的武懷玉秦瓊等人,也全都發愣。
永嘉公主雖說離了婚,可武德二年出生,今年其實也才二十四。
尉遲恭可是比李世民還大十幾歲,這都馬上六十了啊。
尉遲恭黑臉都給憋紅了,好半天才道,“臣糟糠之妻雖已病故,然相與共貧賤久矣,如今她病故,臣也老矣,長公主年芳雙十二,臣卻將六十,臣豈敢褻瀆長公主,此非臣所願也。”
可李世民卻並不像是在開玩笑,也沒哪個兄長拿妹妹婚事來開玩笑。
“愛卿不必急著拒絕,你還年輕,身體又強健著呢,回去好好想想。”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