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白岩城真的就降了?”
王方翼和趙持滿現在不僅是武懷玉的親兵隊長,也還算他半個學生,他現在每天其實也沒太多事,便會抽空指點一些年輕軍官們。
“天兵降臨,孫代音畏威投誠,也是很正常的。”趙持滿認為。
武懷玉輕笑。
“太尉覺得這事會有反複?”
“正常來說,白岩城現在最好出路就是投降,遼東城三天攻破,蓋牟城也僅堅持了十天,當初卑沙城甚至隻用一夜就拿下,所以白岩城雖是山城,但肯定也守不住。
投降才是出路,
但以我現在掌握的情報來看,孫代音雖然想投降,但白岩城的大多數將領卻不願降,”
“而且,有情報顯示,有一萬援兵正從烏骨城往白岩城趕去。再有一個,孫代音這個城主,是老國王高建武的侍衛出身,他不是如今當權的莫離支蓋蘇文的人,尤其是他是蓋蘇文弑君後,才將他貶到白岩城的,
孫代音在白岩城沒啥根基,他是個貶官,外來者。
本地的這些武將,包括那些貴族豪強,沒多少是能聽他話的。
孫代音願意聽高桓權勸說歸降,但他手底下那些人未必願意。
一來投降後充滿未知,尤其是此前幾戰,唐軍對那些俘虜,包括那些高句麗百姓的處置,可並不仁慈,全都賣為奴隸,
這雖說能立威。
但也讓高句麗人恐懼,
當然,最主要的就是戰爭打的太快,他們現在還存有僥幸,這僥幸就是烏骨城有一萬援兵在趕來,另外新城那裡起碼還有三萬人,
另外各個城堡裡,也還有不少的高句麗兵馬。
而在後方,也還有軍隊。
他們對白岩城這山城也很相信,認為能抵抗。
當然,武懷玉手裡掌握的不僅是這些,他可是記得曆史上白岩城的這個孫代音就是先說投降,後來又反悔,惹的李世民下了屠城令的,後來孫代音見不敵,又投降。
李績等一乾武將們,還集體反對皇帝再接受投降,認為皇帝當初下了屠城令,又對將士們說好了,破城後,城中男女及財物都賞賜將士們,現在又受降,那將士們也不願意啊。
最後李世民是從國庫中掏錢,從唐軍將士們手中贖買了白岩城。
白岩城反複,是極有可能的事。
他剛才其實也勸說了皇帝,要提防白岩城反複,要提醒契苾何力小心,最好是多派些兵,或者乾脆大軍直接過去,免的契苾何力跟那高句麗王高桓權出事。
可皇帝現在連戰皆捷,正極為樂觀,並沒有懷玉的提醒放在心上。
他覺得孫代音不管從哪方麵來講,都沒有理由不降。
“太尉,陛下急召。”
薛仁貴急匆匆趕來傳旨。
“何事?”
“褒國公卸甲風,要不行了。”
武懷玉一聽也極為驚訝,褒國公是段誌玄爵號,這位現在是鎮軍大將軍階、單於大都護職,還掛右衛大將軍銜。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是皇帝幕府四舊,是跟皇帝打小在武功一起玩泥巴長大的小夥伴,太原起兵之初,就一直跟著李世民打天下的,
當年的幕府四舊,侯君集、段誌玄、許洛仁還有一個喬軌,都是皇帝最信任的夥伴。
武懷玉趕了過去。
“今日褒國公率騎兵出去,一連掃了十五個村寨,回來時遇到高句麗人伏擊,褒國公連斬二十八將,追敵三十裡,將那支高句麗人馬全部殲滅,回來後精疲力儘,”
段誌玄回來後直接卸了甲,然後要命的是他連飲了幾大杯冷酒,
然後就忽然倒地,口吐鮮血,不省人事。
隨軍禦醫診治是卸甲風。
武懷玉趕來後也是立馬仔細診查,發現確實是卸甲風。
所謂卸甲風就是武將們穿著鎧甲,激烈戰鬥後,身體太熱,又被盔甲捂住,一結束戰鬥,不待息汗降溫,直接就卸甲,還貪涼吹風,甚至有人還飲冷酒或冰水,
就極易引發中風,
古人認為,大汗之後,腠裡不固,風邪易侵,拘束經絡,使筋脈拘急,氣血不通。
古代不少將領因卸甲風而死的。
其實就是到了後世,好多人夏天戶外運動或是乾體力活回來,喝冰酒或冰水,也容易一下子猝死或中風的。
“懷玉,務必救治段雄。”李世民拉著武懷玉手。
“陛下,褒國公的情況,跟之前岑相一樣,無力回天了。”
武懷玉雖說醫術不錯,可麵對段誌玄這種情況,確實回春無術。
沒多久,段誌玄就停止了呼吸。
李世民怎麼也沒想到,
這征遼戰事如此順利,
結果接二連三的折損重臣大將,
先是宰相岑文本,再是秘書監顏思古,如今又卸甲風死了個大將軍段誌玄。
一個卸甲風,就折了他一員上將,而且這還是他兒時就一起長大的好友。
“贈輔國大將軍、揚州都督,諡號壯,陪葬昭陵。”李世民良久之後,才接受了小夥伴已逝的事實。
“三十年前,隋煬帝遠征高句麗,當時年僅十四歲的誌玄便應募從征,在遼東戰場嶄露頭角。後來,朕隨高祖太原舉義兵,誌玄招募千餘人,前來響應·····”
誰能想到,
三十年後,段誌玄還再次來到遼東戰場,
隻是這次卻死在了這裡。
他還那麼年輕,才四十四歲。
“把那些俘虜,全都處死,一個不留。”
天子一怒,血流飄杵。
沒有人勸說皇帝,
那些高句麗俘虜也不多,本來就是一個小山城裡的守軍,膽大冒險伏擊段誌玄,結果被殺的落花流水,最後也沒留多少活口。
現在皇帝要這些人給段誌玄陪葬,誰會多嘴呢,
頂多也就是覺得有些浪費,幾百個戰俘,一個賣個萬多文錢,也值幾千貫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