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要過蜂蜜水又喝了幾口,然後才緩緩的道,“你應當也疑惑朕為何殺了劉洎和張亮吧,也疑惑朕為何要罷蕭瑀、楊師道的相,更疑惑為何要貶李績吧?”
承乾看著父親的樣子,“是跟父皇龍體有關?”
“朕這次所患癰疽非一般,有可能······”
“總之,朕得做好最壞的打算。”
最壞的打算,就是萬一病情迅速惡化,他隨時可能就要撒手西去,他走之前得為太子繼位掃清障礙。
“朕召劉洎來,是想詢問他輔佐你留守定州這半年來的情況,朕原本考慮過萬一,讓劉洎成為顧命大臣之一。”
“可劉洎回答讓朕失望。”
當時李世民對劉洎說自己病重,使卿輔翼太子,社稷安危之機,所寄尤重,卿宜深識朕意,這有幾分托孤之意。
劉洎卻回複說,願陛下無憂,大臣有愆失者,臣謹即行誅。
李世民覺得劉洎這番話過於狂妄,不是老成謀國之言,還告誡他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要謹慎行事。
劉洎出宮不久,宰相褚遂良就求見,他向皇帝密告,說劉洎回去後就說皇帝要不行了,又說國家之事不足憂,正當傅少主行伊尹、霍光故事,大臣有異誌者誅之,自然定矣。
褚遂良還跟皇帝說,劉洎說皇帝若駕崩,就請武太尉主持行在大局,大臣裡誰敢不效忠新皇,立即誅殺。
這番話讓病痛中的李世民氣的差點暈過去。
他召來劉洎跟褚遂良對質,劉洎說自己隻是跟褚遂良說聖體患有癰疽,讓人憂懼,當早做準備,褚遂良完全就是誣害。
而褚遂良堅持自己的說法,說那些話就是劉洎親口對他說的。
由於兩人的對話,並無第三人在場,一時各說各有理。
可皇帝氣極之下,卻是直接勒令劉洎自儘,他選擇相信褚遂良而不是劉洎。
劉洎就這樣被迫自儘。
承乾聽著父親的話,心中大為震驚。
想不到劉洎因此而死,他也不知道褚遂良和劉洎誰真誰假,但肯定有一人說了假話。
可劉洎因此就被殺,肯定是因為褚遂良所密告的話起了作用。
承乾心中迅速思量,他覺得劉洎在皇帝麵前也說過大臣有罪,就立即誅罰的話,皇帝雖當麵告誡,但也隻是告誡。可褚遂良告發他後,卻立即迫令自儘,
明顯是因為褚遂良說的那番話裡,有讓皇帝更不能接受的東西。
也許是褚遂良說劉洎說要請武懷玉主持大局,大臣有異誌者,立即誅殺這句觸了皇帝逆鱗?
“劉洎太過狂妄,朕此前看錯他了,絕不能讓此人輔翼你。”
承乾想了想,小聲道,“劉洎不肯承認褚遂良所奏之事,會不會是褚遂良誣他?”
皇帝擺手,“褚遂良跟著朕二十餘年,朕了解他,也相信他。”
承乾沉默了許久。
“張亮謀反一事?”太子開口問。
李世民也沉默了好一陣才道,“張亮跟隨朕多年了,對朕倒也是忠心,朕也對他信任有加,多年來一直讓他執掌機密······”
李世民對太子實話實說,雖然這些年也屢有人告張亮謀反,但都沒有什麼確切的證據,養假子迷信術士等這些其實也算不得什麼。
真正讓李世民殺張亮的原因,是張亮這些年替李世民執掌秘密情報機構,李世民擔心的是他駕崩後,承乾控製不住張亮。
所以打算乾脆直接帶走張亮,
張亮本身也不是什麼老實人,野心很大,為人又搖擺不定,這種人李世民是掌握的住的,可太子未必可以。
所以乾脆直接以謀反罪殺了張亮,也算是給太子掃清一點障礙,同時把許多李世民曾經讓張亮乾的一些見不得光的事,一起帶到地下去,永遠埋藏。
“那蕭相、楊相?”
“蕭瑀太老了,楊師道又沒什麼能力,這樣的人留給你也沒什麼用,朕乾脆替你把他們罷了,”
“那英國公?”
李世民對兒子直言,“李績有才智,但你對他沒有什麼恩惠,他未必忠心於你,朕現在準備將他貶為外官,他接到旨意後若能立即出行,等我死後,你就召他回朝複相,倚為心腹。”
“這也算是朕對李績的再一次考驗,李績若有遲疑,朕就把他殺了,不給你留隱患。”
說完,
皇帝拿出一道詔書。
這是貶李績為疊州都督即刻赴任的旨意。
“父皇,李績貴為宰相,又從征遼東,剛立下大功,此時突然貶外,必致天下非議。”承乾道。
“這個你不必擔憂,朕就對外說有人檢舉李績謀反,”
承乾驚住。
“大郎啊,大唐的江山社稷要交給你來繼承,你要挑起這重擔。”
承乾忍不住抱著父親哭泣,他是真感受到了父親那種安排臨終後事的感覺。
想到父親可能要死了,他忍不住跪地請求,“讓太尉來為陛下再診治一番,太尉肯定能醫好陛下,隻是幾個癰疽而已。”
“這不是一般的癰疽!”李世民搖頭道。
皇帝頓了頓,再次拉起太子的手,“朕知道你跟懷玉,亦師亦友,但朕希望你繼承江山社稷後,能夠把公私分明,”
“朕打算讓懷玉回呂宋養老,”
說著,皇帝又拿出一道旨意,免去武懷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尚書右仆射之職。
授楚國公武懷玉為呂宋觀風使,巡視呂宋,觀風察俗。
承乾張嘴,想要留下武懷玉輔佐自己。
可皇帝卻搖頭。
“朕知道你信任武懷玉,但朕死後,武懷玉不能留在朝中,”
“還有你舅父無忌,朕也會將他安排到江南為觀風使。”
“朕會給你留下輔佐大臣,房玄齡、高士廉、馬周、褚遂良、張行成,還有李績,此六人足以輔佐你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