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考的好不好,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
之所以有這樣的科舉,還是皇帝本就把科舉取士,當做是朝廷取士的一個小補充而已,
大唐取士仍還是以門蔭為主的,
貴族高官勳戚子弟,都可以門蔭入仕,頂多是服色役累積年資,或是納資代役累資,累積了年資就可以參加銓選授官。
隻有那些沒有門蔭資格的,才會想著走科舉之路。
但就算沒門蔭資格的,科舉也主要是麵向那些地方豪強庶族,或是貴族裡的庶子等。
所以從一開始這科舉取士,就不是為了取才、公平去的。
“怌玉這是不想要江州?”
李世民站在龍舟船頭捋須,
張阿難攏著袖子,回了皇帝,“晉國公一向是反對分封內地的,”
“難道朕還真把他封到那夷洲荒島去?”李世民搖了搖頭。
這個頭不能開,封武懷玉去夷州,那其它功臣們呢,要不要改封蠻荒,那皇弟皇子們呢,是不是也要改去邊疆?
那就非皇帝願意了。
“他護軍府不要,那親事、帳內兩府總是要的嘛,”
“晉國公說身為國公,本就有防閣,他官居一品,朝廷給防閣九十六人,足夠多了。”
皇帝想了想,
“既然懷玉不想要護軍府,也不想要親事、帳內府,那就隨他意吧。”
江州統軍府不改為護軍府,則原來定的這一府開支,也不需要再由江州刺史出了。
另外親事帳內兩府,武懷玉本來該有三百多人的,
“納資代課吧,品子服色役,充王公親事帳內,也可以納資代課,一人要納資多少?”
張阿難說,“月納二百錢,”
總之,一個品子需服色役,這也是累積當官資格,如果他不願意服色役,也可出錢代替,反正一年也就兩月,四百錢對他們而言算不得什麼。
武懷玉主動放棄親事帳內兩府,朝廷讓那些品子折成錢交給他,總共三百三十四人,每月納資代課錢折合六萬六千八百文,
一年下來有八百貫。
這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當然,對於一位世封國公來說,這其實不算啥。
放棄三百多人的侍衛,換一年八百貫補貼。
朝廷肯定不會虧,畢竟這筆八百貫的錢,完全可以從江州分到的那筆稅賦裡出,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李世民捋須,
或許其它世封功臣刺史們,也可以沿用武懷玉此例,不置護軍府,也不置親事、帳內府,直接把親事帳內納資代課錢折給封臣們。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