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李中孚是和老朱家一起吃的。
該說不說,馬皇後和朱鶴鳴的廚藝還是相當哇塞。
尤其是在眾多食材和調料的加持下。
李中孚尤其愛吃朱鶴鳴做的酸辣土豆絲和尖椒乾豆腐。
吃美了的同時,就連他這個不太愛喝酒的人,都會開一罐啤酒助興。
吃飽後,三個娃兒你一言我一語的把劉石頭來求醫的過程講了一遍。
馬皇後笑道“如此說來,不光是是帝王將相有這個機緣,普通老百姓也有可能過來求醫。”
常氏道“母後,兒媳覺得可以讓太子派人調查下劉石頭的具體住址,有備無患。”
馬皇後點頭“說的在理,光一個門進出終究少了點,多一個門,就多一條途徑。”
馬皇後又問“李大夫,那劉石頭回來交付醫藥費了嗎?”
“嗯。”
“這說明此人還算拎得清,皇家不介意送他一場富貴。”
李中孚問“皇後娘娘打算怎麼利用劉石頭那兒的門?”
“之前標兒下令不許人接近東宮後院,是怕彆有用心之人接觸李大夫後,生出什麼不該有的想法,禍亂天下。
如今通過和李大夫的多日相處,我們堅信李大夫持身中正,心懷天下,宅心仁厚,自然不會再因噎廢食。
漢陽是湖廣布政使司治下,距離京城頗為遙遠,劉石頭那裡的門如果利用好了,可以輻射周邊區域。
則身患病症之人都可來仁愛醫館接受治療,前提是這些人必須經過審核,不能是奸詐之徒。
必要之時,我想也可以以仁愛醫館為中轉站,讓京城和漢陽的人、信息或物資快速流通,隻是這樣一來,仁愛醫館會比較……。”
李中孚聽明白了。
馬皇後他們是想將前來仁愛醫館接受治療的機會當做一種恩賜,以收獲官員或百姓的感激之心。
同時還想拿仁愛醫館當中轉站,便於兩地流通。
打個比方,假使京城遭了災,需要糧食,則漢陽及周邊可以快速將糧食送到仁愛醫館,再轉送京城。
對於前者,李中孚倒不抵觸。
雖然這樣一來,自己像是在給老朱他們打輔助。
但一來人家又不是不給錢。
醫館雖然是治病救人的地方,但也是打開門做生意,沒有對病人挑挑揀揀的道理。
二來治病救人本就是自己家幾代人的願望。
三來冥冥之中讓自己和仁愛醫館穿越的力量本就希望自己治病救人。
興許救治滿多少病人後,自己能夠回去,或是獲得意想不到的好處。
說白了,這是一件互利互惠的事兒。
對於後者,李中孚則不太能接受“辦法倒是好辦法,但實施起來怕是很困難。”
馬皇後問道“為何?”
“因為以後連通仁愛醫館的門隻會越來越多,如果每個門後麵的眾多病人都一窩蜂湧進來,我忙不過來,更彆提物資中轉。
而且誰也不敢保證將來連通仁愛醫館的人來自哪個時空,人一多,不可控風險也大。
為了營造一個舒適安全的就醫環境,讓我和病人們不至於提心吊膽,我不得不回絕你的提議。”
馬皇後點了點頭“是這個道理,我想當然了。”
常氏心裡也失落了一會兒。
她原本也以為可以這樣做,甚至都打算下次朱標過來的時候,建議朱標派幾個心腹官員在仁愛醫館一樓成立一個特殊衙門,專門負責傳信、轉運事宜。
卻不料李大夫反應這麼大,甚至用上了提心吊膽這樣的成語。
轉念一想,常氏又慶幸起來。
李大夫雖然拒絕了,但話語間也留有餘地。
這說明這裡麵的操作空間依舊很大。
而我們隻要把握住這個機會,李大夫便還是那個李大夫。
“母後,兒媳覺得劉石頭那邊的門用處依然不小,您想給他一場富貴的想法不用更改。”吃完飯,回到病房,常氏沉思了好一會兒,向馬皇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的意思是?”馬皇後問道。
“李大夫隻說病人太多,他忙不過來,可也沒拒絕接診門那邊的病人,我想對他這樣的大夫來說,病人康健才是最重要的。
隻要咱們控製好求醫人數,他應該不會趕人,隻要此事利用好了,漢陽周邊的一些百姓和官員豈能不對皇家感激涕零?
兒媳之所以把百姓排在官員前邊,是因為通過劉石頭此人,可見李大夫心裡沒有貴賤之彆,咱們送人過來時千萬不能隻顧著那些官員、大儒。
此事很重要,母後務必提醒一下父皇,並讓他督促將來負責執行的人,不然搞不好好心辦了壞事,還惹怒李大夫。”
“言之有理。”馬皇後恍然大悟。
這個兒媳婦兒真是娶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