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杜甫和李唐皇室關係匪淺,甚至可以說是直係血親。
他的外婆,是李世民的重孫女。
而他的外公是李淵的重外孫子。
從外公這裡論,杜甫跟唐肅宗李亨是表兄弟。
從外婆這裡論,杜甫跟唐代宗李豫也是表兄弟。
所以杜甫出生後的那些年屬實過過好日子。
正如那時強盛的大唐。
換言之,‘安得廣廈千萬間’真不是杜甫好端端的發癔症,亂許願,人家家裡曾經是真有這個實力。
但杜甫中晚年屬實挺慘,窮困潦倒,兒子餓死,自己也客死他鄉不說,親兒子想帶他的屍骨回老家,還苦於財力不足,隻能中途就地安葬。
直到他去世後四五十年,才由孫子遷葬回老家,又由元稹作墓誌。
李二早就從李承乾那裡了解過這些。
所以杜甫話剛說完,他就意識到事情有些難搞。
以杜甫在大曆時空的社會地位,想上達天聽是很難的。
可如果不能上達天聽,李二想解決那一時空的問題,就得周折許多。
兩個李二不禁都有些著急。
“他那邊都已經大曆五年了,赫赫大唐已經在走下坡路,再拖下去,隻會更難搞。”貞觀李二判斷道。
“要說李豫這小子,倒也算能乾,當皇子時保著李亨登基,硬生生把李隆基變成了太上皇。
又帶著郭子儀他們打贏香積寺之戰,收複兩京,還敢於和回紇等國家交涉、借兵,登基後又徹底平定了安史之亂。
就是他時運有點不濟,趕上李隆基這樣一個爺爺和這樣一個時間段,要是把李旦或李顯換成他,我大唐指定能打破三百年王朝周期律魔咒。”武德李二道。
“說這些乾嘛,於事無補。”
“要不我直接帶領幾萬兵馬過去,擺開陣勢吸引李豫和那些官員的眼光,再伺機和他們見麵,表明身份?”
杜甫道“陛下,這樣未免冒險了些,自從安史之亂後,大唐君臣百姓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如果陡然有幾萬大軍在大唐境內遊蕩,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衝突。”
貞觀李二道“杜甫考慮的是,都是大唐好男兒,死了哪個都不值當。”
武德李二問道“那你們說怎麼辦?”
杜甫老臉一紅“如果……。”
貞觀李二笑道“有話直說無妨。”
杜甫暗暗沉醉於太宗陛下敢於納諫的魅力之中“等草民身體好些了,煩請兩位陛下資助草民一些金銀財寶,我可以去京城打點一二,又有往日情分在,見陛下一麵應該不難。”
武德李二讚歎道“不愧是能被李大夫推崇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你的辦事能力不錯,和那些誇誇其談的腐儒不是一回事。”
貞觀李二附和道“心思活泛,懂得變通,對症下藥,子美有宰輔之資。”
杜甫被誇得呼吸都加重了,暗暗發誓一定要辦成這件事,讓大唐帝國再續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