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義軍是唐朝末年、五代十國直到宋朝初年,以河西地區的敦煌為核心的地方政權。
早期的歸義軍,繼承的是安西軍的遺誌。
840年,安西四鎮中最後的龜茲城被回鶻吞並,安西軍徹底覆滅,那一帶疆域也就此從大唐版圖消失。
但吐蕃、回鶻也在連年征戰中被拖成強弩之末,很快就陸續爆發內亂,和大唐帝國一樣風雨飄搖。
僅僅八年後,張議潮趁機四處聯絡,率兵推翻了吐蕃貴族對沙州的統治,建立了自己的軍隊。
其治下疆域在極盛時一度統治河西十一州,軍威之盛令人咋舌,可以說逮著吐蕃揍吐蕃,遇到回鶻揍回鶻。
張議潮卻依舊心係故國,派人拿著堪輿圖、戶籍簿、魚鱗冊等拜見唐皇。
當時的皇帝是人稱小唐太宗的唐宣宗。
宣宗皇帝欣然笑納,下旨設立歸義軍,封張議潮為首位歸義軍節度使。
史書記載,歸義軍所轄之疆域西儘伊吾,東接靈武,大唐得地四千餘裡,戶口百萬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歸。
張議潮之後被召回長安,拜為右神武大將軍,加司徒銜。
歸義軍則由其兄長的兒子張淮深繼守。
鹹通十三年,872年,張議潮逝世,享年七十三歲,唐懿宗李漼追贈其為太保。
第二任歸義軍節度使張淮深的能力也不錯,前後幾次大敗回鶻。
但是像他們這種軍頭都存有一個問題。
他們靠著地方大族們的支持才能指哪打哪兒,一時不慎,容易被背刺。
張淮深的繼任者、張議潮的兒子張淮鼎就被張議潮的女婿索勳背刺了。
被張淮鼎托孤的索勳直接自己當了節度使,頂替了張淮鼎的兒子。
這事讓張議潮的另一個女兒和女婿很不滿,於是推翻索勳,改立張淮深的另一個兒子張承奉為第五任節度使。
事情到了這兒,依舊算是皆大歡喜。
可是唐末時,張承奉建立西漢金山國,自稱金山白衣天子。
從他自立為天子的行為就看得出來,這是一位袁術般的人物。
他能力或許有,但不多,一下子就把張議潮這種本該千古流芳的人連累了。
在他的一係列操作下,西漢金山國四麵樹敵,到處戰敗,最後不得不更名為西漢敦煌國。
張承奉也由西漢金山國白衣天子改稱敦煌國天王,成了甘州回鶻可汗的兒皇帝。
金山國不久之後就滅亡了。
歸義軍節度使之職按理說該就此成為曆史雲煙。
但就在這時,索勳的女婿曹議金站出來扛起了大旗,再次向後唐歸義。
於是他們又成了歸義軍。
曹議金任歸義軍節度使、沙州刺史、檢校司空。
之後一百多年,歸義軍政權幾度易手,但都在曹家人手中。
他們雖然名義上不是一個國家,但卻跟其它國家有各種合作或往來,儼然就是一合理合法的羈縻地區。
直到曹家第八代節度使曹賢順以千騎投降西夏,歸義軍政權才算是徹底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