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時空。
早已經找守門人打聽清楚朱元璋他們是怎麼在後世臣子麵前顯聖的胤禛一點不帶含糊的,剛過來就叫起了大朝。
然後他便直接去太和殿坐等了,防的就是康熙、乾隆不死心,跑過來阻攔他。
康熙、乾隆都是要臉的人,不可能強行過來在眾人麵前跟他拉拉扯扯。
清朝的皇宮侍衛都是皇帝家的親戚。
有的壓根就是愛新覺羅家那些親王郡王的兒孫。
論起輩分,許多甚至是胤禛的兄弟輩兒、侄子輩兒。
見到他後,這些人輕易就把他給認了出來。
大家瞬間激動壞了。
一個個牢牢將他守著,生怕他出意外。
事實上,胤禛在位的時候,不僅官員不待見他,宗室也不喜歡他。
因為他這個人的階級立場很危險,屁股坐歪了。
身為滿族皇帝,他居然心懷天下,想讓老百姓都安居樂業,想要國家富強,想要改革弊政。
尤其是和通泊之戰後,滿八旗幾乎是家家戴孝,死傷慘重,大家對胤禛的憎恨達到了極點。
可乾隆上位後,尤其是乾隆晚期之後,大家逐漸發現,比起乾隆來,雍正好了太多。
最起碼他隻是嚴苛,卻不狡詐,隻要遵紀守法,好好做事,他是半點不帶折騰人的。
而且他足夠大方,能以熱情回饋付出,而不是好大喜功講排場,以天下養一人,刻薄寡恩。
乾隆晚年的光景,聰明人早就心有所感,自知大清已然不好,若不加以改變,大清必亡。
而滿八旗的好日子也將到頭。
他們隻是不敢說而已。
實在是乾隆太會折騰人了,也太冷血了。
但凡敢跟他對抗或是質疑他的人,沒一個有好下場的。
就連張廷玉、弘晝那樣的人,沒惹他,他都能隔三差五折騰呢。
總而言之一句話,大家打心眼裡期盼著下一任皇帝能有胤禛那般作為和心性。
眼下胤禛本禛不知何故突然到來,這些出身豪門的侍衛們能不欣喜、緊張嗎?
甚至胤禛下令讓他們去看住那道穿越門,無論誰來都不放行,他們也二話不說就分了一隊人去執行皇命。
胤禛作為一個很感性的人,被這些人暖到了。
他當即下令全體官升一級,並各自賜銀百兩。
得到反饋,這些侍衛更有乾勁兒了。
一個個站立如標槍,哪裡還有半分乾隆晚期時的懶散和迷茫。
不多時,和珅等大臣來到了太和殿。
一看皇帝站在龍案旁,而龍椅上坐著的不是太上皇,而是先帝,眾大臣集體懵逼。
不少有遠見的人隨即都暗暗高興起來。
大清要幽而複明了啊!
這就好比崇禎剛登基,馬上給他派了個張居正啊!
彼時的大明急需改革,肅清寰宇,而叔大公有這個勇氣和能力。
此時的大清亦急需改革,蕩滌歪風邪氣。
縱觀大清曆代君臣,也唯有我世宗皇帝有這個勇氣和能力。
難道這是天意嗎?
‘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