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認真真吃完宵夜,李中孚這才告辭離開。
回到五樓,李中孚卻沒了睡意,一個人坐在書房裡看著2024版的世界地圖,沉思良久。
“如果乾隆的計劃真能順利實施,那可有意思了。”
“不會英吉利本土也能開通穿越門吧?”
“古代與現代的碰撞,思想與工業的結合,始皇帝接見維多利亞,漢武帝跟林肯一起打牌。”
“這這這……有趣,太有趣了。”
情緒一激動,李中孚便想寫篇書法留戀一下。
寫完一整篇小楷《滕王閣序》後,李中孚在末尾題寫了一句話——洪武十七年冬月與雍正皇帝胤禛徹夜暢談後留。
看了下時間,天都要亮了。
李中孚意猶未儘,索性決定原創一首詩留戀。
絞儘腦汁想了好一會兒,他寫下了首版原創詩句。
泉州海外洋船來,諸天萬界把門開。
秦皇漢武排排坐,唐宗宋祖連連猜。
猶記沃土變廢墟,莫忘黎民赴泉台。
假使弘曆能並英,華夏千秋誰堪賽?
仔細讀了讀,李中孚發現平仄有點問題。
於是他又根據‘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格律原則修修改改,搞出了第二版。
這次他還給詩命名了。
《大英正統在華夏》
泉州海外洋船來,萬界諸天門戶開。
漢武秦皇侃侃坐,唐宗宋祖連連猜。
猶書沃土化塵埃,莫忘黎民赴泉台。
假使弘曆能並英,古今中外誰堪賽?
摸了摸下巴,讀了兩遍的李中孚還是覺得不太對。
“就我這水平,如果去明清時空考科舉,怕是連舉人都考不上,古人是真講究啊!”
反複對了兩遍,李中孚終於找出了問題所在。
第五句的塵埃的塵是第二聲,那後麵一句就不能用泉台了。
泉得改成第三聲或第四聲的字,否則便是失對。
而第六句黎民的民是第二聲,第七句的弘曆的厲則是第四聲,這也不對。
它倆必須保持一致才行,否則便是失粘。
“弘曆這個倒是好解決,改成乾隆就行。”
“泉台這個倒是不好改,如果隻追求平仄,而忽略了意思,反而不美。”
李中孚絞儘腦汁想了想,腦海中忽然冒出一個詞。
“泉台指的是墳墓,故而也代指陰間、陰曹、酆都。”
“所以那位元帥才會寫下‘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的磅礴佳作。”
“而夜台,也是代指墳墓,倒是適合用它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