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談!
話說小國治國靠‘人治’,大國治國靠‘法治’。
一個軍事強國和政治強國,一定是有著從點到線,從線到麵,極為完整的製度體係,就拿強盛了五百年的大漢帝國來說,其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麵,都有著極為完備的章程與程序。
這套程序可以說是千頭萬緒,基於此,帝國的公務人員從上到下每天都要麵臨著大量的繁雜瑣事,但正是這些瑣事,構成了帝國行政這棵蓬勃大樹,為帝國發展源源不斷的支援,保障了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所以,一套健全的、運行流暢的行政管理體係,是一個國家的中樞神經係統,是保障大漢帝國國祚綿延五百餘年,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明白了這一點,荀庾聽到褚如水問的‘貴庚’二字後臉色變黑的原因,就能解釋的通了。
在《漢律·治製章》中,明確地規定了大漢官員和官吏告老還鄉的年齡,其曰凡郡及以上官員,年過花甲可退休於居;郡以下官員,年過知天命可還政於君,來去自願,絕不強留。
換成人話,也就是說,郡守(含郡守)以上的官員,在六十歲以上,便可申請告老還鄉,而郡守以下的,五十歲便可以退居二線。
設置這條規矩的,是當年接替諸葛丞相的蔣琬。
在他認為,這是控製官員隊伍保持相對穩定和年輕化的一個重要舉措,是保持官僚機構血液長青的必然要求,也是漢室帝王們給辛苦功勞大半生的官員們的一個福祉。
當然,你若不糊塗,也可以一直在位履職,直到天家降詔,你再卷鋪蓋卷離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剛剛荀庾頓時黑下來的臉,就藏在這年齡的秘密裡。
荀庾已經今年五十有七,才做到郡守位置,反觀人家蘇冉,才五十不到便已經是俸比十二卿的封疆大吏,而荀庾自己足足比人家年長了一輪,差距已然算得上天差地彆。
《漢律》說的好聽,但政策執行的走不走樣,關鍵還是要執政者!
近幾年,天子劉彥為了擢升新人、安插親信對付世族,除了幾個身份極特殊、極棘手的公卿,其餘人清一色都是到點兒就走,就算是忠貞不二的世族老臣,到了退居二線的年齡,也是一紙詔書,絕不含糊。
褚如水的話說的天花亂墜,但在《漢律》究其本意,不過是一句話而已。
荀庾,你老啦!
荀庾出身名門,但他一生才學平庸、有誌無腦,老祖宗荀彧荀令君的一半能耐他都沒學來,大半輩子也沒悟出個致物境界來,這等庸碌之輩,若想耗走要關係有關係、要才華有才華的蘇冉,簡直是難於上青天呐!
想到老之已至,荀庾不禁輕輕舒歎了一口氣。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見荀庾此表情,褚如水心中大喜。
人非聖賢,生而有欲,有欲者,既有所求,有所求者,既有破綻。
荀庾啊荀庾,我隻用了一句話,便已經把你試探的一覽無餘,看來,你也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選手!
哼哼!既然我抓住了你的破綻,那麼,主動權,便在我不在你了!
想罷,褚如水心中一動,起身主動為荀庾替茶,而後不知所謂地坐在一旁,古波無驚地看著一言不發的荀庾,似乎對荀庾剛剛忽然間的惆悵,一無所知。
荀庾被人說到了痛處,心底多少有些苦澀,他端茶欲飲,卻又放下,兀自歎了口氣,苦笑道,“哎!年紀大了,便不去想那些啦!隻想在告老之前,多多為赤鬆郡百姓謀些福利,將來回到潁川養老,也好留個名聲。”
褚如水抿嘴輕笑,“老驥伏櫪,誌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有誌乾一番事業的人,雖然到了晚年,但一顆勃勃雄心永不會消沉,一種對宏偉理想追求永不會停息。怎麼?還沒到最後一刻,大人便要知安天命了麼?”
荀庾自嘲笑道,“像我這種碌碌無為之人,知安天命難道不好麼?”
褚如水搖了搖頭,“哈哈!荀大人自謙啦!近年來,江南、中原士子北奔避暑成風,夏白河修成後,太白山所在的赤鬆郡則成為那些大紈絝遊山玩水的首選之地。大人因地置物,往間販賣,使赤鬆郡萬物獲宜。作為主政之官,荀大人功不可沒。”
荀庾低頭不語。
你褚如水方才說的這些事兒,都是擺在眼前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到的,說了等於沒說。
你褚如水混跡官場大半生,‘政績不代表成績,百姓滿意不代表君上滿意’這種套心肺腹的話,你為何不說?
你褚如水此番前來,難道就是為了蜜語甜言忽悠老夫一番,而後求我做事?
嗬嗬,來做他人說客卻又不能因人施策,褚如水啊褚如水,你還真是讓我‘高看’了一眼呢!
想到這兒,荀庾決定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