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
大夏的勝利不止在於葉堡,也在於國內。
這片土地,一改往日的頹廢,欣欣向榮,勃勃生機。
從去年到現在一年的時間裡,大夏公路鐵路、橋梁仿佛在一夜之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到了九月的時候,大夏本土所擁有的高標格公路就突破了15萬公裡的大關,這其中不包括土路沙石路等低劣道路,以及施工中未完成的,雖然那也能通車行人,但總的來說並不符合大夏追求完美的發展規劃。
保守估計15萬公裡的高標格公路,這毫無疑問是個奇跡,隻用了一年的時間,大夏就創造了這一奇跡,準確來說是我們的國際友人創造了這一奇跡。
這是與國際友人的辛勤勞動分不開的,在來自本子國、棒子、帝俄、南洋各國、歐羅巴各國的國際友人的幫助下,大夏本土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排名是人數由高到低排名,也可以說是讚助排名。
而且他們參與建設的全是項目中的危險和困難部分,在無數機械化設備的輔助下進行修建,隻是沿途的簡單項目依然有大夏民眾參與到其中去,以及軍方!!!
(動用了多少人力物力這裡就不去算了,反正無數,一個肝帝永遠比不過開掛的。)
【這的確看起來不可能完成,但事實就是如此。我們承認他們創下了很多奇跡,儘管這些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掛路燈和100連抽等威脅下完成的,他們爆發了十足的創造力和以忍耐著稱的精神,在這一方麵我們承認人在困境時所爆發出來的潛力將遠遠超過他們平時裡的表現。
在這裡我們研究了十一國鐵路建造時的相關文件和檔案,以及采訪了本人和親身經曆者,的確如以上研究所述,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這一切,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在采訪過程中,有一位親身經曆者如此說道:
“我也不知道我當時到底有多麼強大的能量,我唯有不停完成我的所有工作,直到這段道路竣工,我可以很自豪的說,北港灣那裡的大部分道路我都參與修建過,在我退出的三十年後,至今我還時常騎行從那經過,你現在去那裡還能找到有由我修建並負責的道路,那上麵有我的名字,每一段路都要刻上參與勞動者的名字,這種叫道路負責製。
如果有誰想反駁的話,我想他一定可以加入到我們中來,嘗試一下掛路燈的滋味。”】——選自《大夏道路建設發展史:我們所不能忽視的一部分》
除了公路建設的成果突出之外,大夏的十一國鐵路此刻還在穩步進行當中,用25米的軌距相應的難度也要大點,所花費的時間自然也要增加上去的。
一些短程的鐵路經過一年也完工的差不多,有的已經能投入使用,有的則還要等最後的竣工。
要致富先修路,基礎建設的初步完善給帝國的工業和農業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而工業和農業的發展也促進了道路的進一步完善。
路通了,繁榮就來了,工廠可以把機器送到了農田裡。
在帝國平原地帶促成機械化,在崎嶇高原地區達成半機械化,大量的拖拉機和大型農業機械的廣泛使用,使得農業效率要比以前高上非常之多,那這樣多出的那一部分生產力就可以轉移到基礎建設中去,進而達成一個良性循環。
在那蔥蔥綠綠的時候,就有機械的轟鳴聲彌漫在這片田野上,帶來了彆樣的氣息,灌溉用的水溝在嘩嘩作響,大人在勞作,而小孩們們就在水溝旁圍著,有種說不清的味道在彌漫。
機械化耕種,海量肥料的使用和雜交水稻把農業產量提升了不知多少倍,在那個巨大的數字麵前往年的數據都沒有了可比性,因為那沒有意義。
從田地勞動中得到釋放的農民則不用把大量時間都投身在土地上,他們可以把時間轉移到另外一部分去,因為從田地中得到的不過是他們一年中所得到的一部分,那不是全部。
在抽出一小部分時間用於農業上後,他們就可以參加到村中或者鄉鎮中的建設中,比如村路和鎮路,假如一個人能抽出空來往基建上砌一塊磚,那十個人一百個人一萬個人又會怎麼樣?而這還是業餘的。
而且鄉鎮的發展,和城市的發展是同步的,帝國很重視兩者的平衡問題,總的來說就是,在教育和資源各個方麵鄉鎮雖說比不過城市,但相差的距離不要遠,水平不要大,鄉不脫市,市不脫鄉,這是四不要。
這個問題從一開始就控製,最後也不會差太多的。
大夏的建設就是這樣來的,一塊磚一塊磚的往上疊,從量變到質變,即便隻有一年時間那也了不得了。
夜晚時的燈光在家家戶戶各村各落都相繼亮起,在係統不要錢一樣的資源狂砸之下,大夏把電力通到了廣泛的鄉鎮和城鎮,廉價的電力即使是農民都能使用得起。
路燈把曬穀場照的很亮,孩子們三五成群在後麵的乾稻杆裡嬉戲,而大人們拎著大蒲扇子,聚在一起相談甚歡,偶爾還探出頭來看一下前麵的文化隊還有多久把電影弄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