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神童,詩名早揚
【天賦異稟,七齡賦鵝】
駱賓王,字觀光,生於約640年,卒於約684年,祖籍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是中國唐代早期的重要官員、文學家與詩人。自幼即展現出非凡的才情,被譽為神童,七歲之時即能出口成詩,最膾炙人口者莫過於《詠鵝》一作。此詩以其生動活潑的語言描繪了鵝群戲水之景,展現了詩人早年純真爛漫的性情與卓越的觀察力。《詠鵝》不僅成為兒童啟蒙教育的經典之作,更因其流傳廣遠,奠定了駱賓王在文學史上的初步地位。
【顯慶入仕,道王府屬】
約在唐高宗顯慶年間(656年661年),駱賓王憑借其出眾的才學,進入道王李元慶府中任職,開啟了其仕宦生涯。在道王府中,他得以進一步磨礪文才,同時也逐漸接觸到了宮廷與地方的政治生態,為日後的文學創作與政治活動積累了寶貴經驗。
二、宦海浮沉,文采飛揚
【永隆貶謫,臨海留名】
高宗永隆二年(681年),駱賓王遭遇政治挫折,被貶為臨海丞。儘管身處偏遠之地,他的文名卻並未因此消減,反而因“臨海丞”的身份而被後世稱為“駱臨海”。這一時期的貶謫生活,無疑為他的詩歌創作增添了更為深沉的人生體驗與社會洞察,其詩作中開始流露出對個人際遇的感慨以及對社會現實的批判。
【駢文翹楚,檄文驚世】
駱賓王不僅是傑出的詩人,同時也是駢文高手。駢文以其嚴格的對仗、工整的音韻和豐富的典故,要求作者具備深厚的學識與高超的文字駕馭能力。駱賓王的駢文作品,尤其是《討武曌檄》(又稱《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堪稱駢文藝術的瑰寶。這篇檄文以其激昂的情感、犀利的言辭和磅礴的氣勢,成功地為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製造輿論,文中“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等警句,猶如雷霆萬鈞,震撼朝野,至今仍被引為經典。
三、政局動蕩,投身叛亂
【四傑並峙,聲震海內】
駱賓王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並稱為“初唐四傑”,他們以文詞齊名,共同推動了初唐文學的發展,尤其是詩歌創作的革新。四人風格各異,駱賓王以其才情橫溢、詩風豪放著稱,詩作涵蓋多種題材,既有歌詠山水、抒發個人情感之作,亦有針砭時弊、寄寓家國情懷之篇,展現了初唐詩壇的多元風貌。
【敬業起兵,駱賓王執筆】
光宅元年(684年),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臨朝稱製,駱賓王毅然加入叛軍陣營,並親自撰寫了《討武曌檄》。這篇檄文不僅展示了駱賓王的文才,更揭示了他的政治立場與理想抱負。他以酣暢淋漓的筆墨,控訴武則天篡權亂政、背離正統,呼籲天下共討之。檄文的公開,極大地鼓舞了叛軍士氣,同時也在朝廷內外引起巨大反響,甚至傳聞武則天在讀到檄文中“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之句時,也不禁感歎“宰相安得失此人!”足見駱賓王文字之影響力。
【兵敗身隕,生死成謎】
然而,徐敬業起兵僅三個月便告失敗。關於駱賓王兵敗後的結局,曆史上留下了不同的說法。一說他在兵敗後被殺;另一說他投江自儘;還有一說他逃亡後落發為僧,隱匿於世。無論哪種說法,駱賓王最終未能逃脫悲劇的命運,其人生在壯誌未酬的抗爭中戛然而止,留給後世無儘的惋惜與猜測。
結語
駱賓王的一生,既是詩人的傳奇,又是政治鬥爭的縮影。他以神童之姿步入文壇,以“初唐四傑”之名光照詩史,更以一篇《討武曌檄》激蕩政局。其人其詩,皆體現了初唐士人麵對複雜政治環境時的堅守與抉擇,以及對個人價值與國家命運的深深關切。駱賓王的故事,既是一部才子佳作迭出的文學傳記,也是一曲悲壯激越的曆史挽歌,其人生經曆與文學成就,至今仍為人們所探究與傳頌。
喜歡古代曆史著名人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代曆史著名人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