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身上再添一戰敗績。
但這次失敗的他,並沒有像以前一樣崩潰到失神。
而是靜靜地在人群中思索著。
他這一路來,失敗的點有哪些。
自從諸葛亮在死龍澗差點死在曹軍的手上那日起,他便開始總結這幾次大敗的點。
包括這次落荒而逃,也納入了諸葛亮的總結數據庫中。
這一戰,他終究又再次敗在曹軍祭酒王權的手上。
但隻要人不死,終會有出頭之日。
此戰之仇,他孔明來日必定百倍奉還給王權。
思索良久之後,諸葛亮突然瞳孔猛縮,眉頭皺起三條黑線:
“不對……”
這一戰必然是曹軍祭酒所為,雖然我不知道那個王權究竟是不是小師弟,但他自打與我交手起,就從未犯過這種可以放跑大批敵軍的失誤。
而今日一戰,聯軍潰敗,逃亡之路剛開始必然隻有沿著主乾道一條路。
那曹軍祭酒如此謹慎的一個人,怎麼可能不知道聯軍敗亡之後會沿著主乾道奔逃?
這條路上必定有所蹊蹺!
想到這,諸葛亮倒吸了一口涼氣。
差點就中了王權的奸計。
那曹軍祭酒必然早已推斷出,聯軍在打了敗仗的情況下,不會深度思考這逃亡路為何會如此順利。
所以後麵八成還有其他詭計等著聯軍。
可這詭計又是什麼?
諸葛亮想不通。
因為在手下探馬來報的消息,之前大戰的地方,已是曹軍的全部兵馬。
按道理來說,曹軍不可能有多餘的兵馬到後方設計圈套等聯軍鑽進去。
罷了。
身在局中,自然迷霧在前不能雲開見日。
現在首要目的,還是先想辦法脫離聯軍,若是能將馬岱和手中的兩萬兵權忽悠走,那更是萬事大吉。
不過就是要讓聯軍的馬騰韓遂吃大虧了。
片刻後。
諸葛亮來到馬岱身旁,悄聲耳語道:“馬將軍,我推斷曹軍兵馬必然會在天黑之後奔襲追來,突擊我們聯軍。”
“哦?”
“這一戰聯軍損失慘重,無人立功,我孔明羞愧難當,所以想為馬騰兄在天下諸侯麵前挽回一些顏麵,若馬將軍也想隨我一同前去伏擊曹軍,為聯軍爭取到更多的撤退機會,我願將畢生所學陣法,全都教給你……”
諸葛亮這話一出,馬岱便開始摸著下巴思考了。
……
就在王權與聯軍的對峙快要到達決戰時。
許昌城中。
關於王權的流言蜚語四起。
多數人議論這一戰,王權會敗。
還有這麼一撮人議論著王權此戰不管勝敗,肯定是不會回來了。
手握二十萬重兵,完全可以割據一方做個瀟灑諸侯王,也能與曹操分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