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路見不平一聲吼
桃花山莊桃花山
路見不平有好漢—花和尚魯智深之二
魯達魯提轄,三拳打死鎮關西鄭屠。魯達也是粗中有細,“你小子裝死,以後再來找你算賬!”傻瓜才在這硬等,三十六計,走為上。
魯提轄恰如離群的孤雁,好似漏網的獨魚。風餐露宿,夜行曉住,逃奔到代州雁門縣。這就是英雄好漢,拔刀相助,無怨無悔。
“張大哥,你怎麼在這兒?”魯達一看樂了!正是被救的金老漢。
這金老漢父女,時刻感激魯提轄大恩。知恩圖報是君子,忘恩負義為小人。
有好事者說,魯提轄喜歡金翠蓮,冒死相救,趙員外為避免外妾勾搭,將魯提轄出家為僧。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褻瀆了名著,褻瀆了好漢。
金老漢父女,報大恩,不避男女授受不親。這是感恩之情,超越了男女之情。細讀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追捕風聲漸緊,趙員外資助魯提轄,到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文殊院,剃發為僧。佛法無邊,賜名智深。
五台山魯達魯智深,兩次醉打山門,違反了清規戒律,犯了眾怒。真長老指點去東京汴梁城,大相國寺討個出身。
一路遊山玩水,倒也愜意,這日錯過了宿頭。遠望亮光閃閃,加快腳步。一處大莊院,人來人往,腳步不停。
“過往僧人,前來投宿!”一位老者知是五台山活佛去處高僧。也是虔誠的善男信女,留下宿食。老者道:“高僧夜晚無論何事,不要過問,天一亮早早起程。”
魯智深是誰?見義勇為,英雄好漢。聽老者話語,就知有事。
原來,此處叫桃花莊,老者劉太公。附近有一座山叫桃花山,山上有兩個強人,聚集了五六百小嘍囉,打家劫舍,就近借糧。
桃花山上二大王小霸王周通,到桃花莊借糧,瞅見太公小女,年輕貌美。丟下二十兩蒜條赤瓜金,一匹錦緞,作為聘禮,要小女做押寨夫人。理說這幫強人還算仁義,沒有強搶硬奪,比鄭屠鄭大官人,虛錢實契強似百倍。
劉太公唯有此女,準備招個上門女婿,養老送終。主要是強人,為匪為盜,辱沒了父母,辱沒了祖宗。劉太公良民一個,心不甘、情不願。但小平民一個,敢怒不敢言。怕這幫強人真的動起粗來。今晚二大王,要來洞房花燭,劉太公愁容滿麵,一籌莫展。
魯智深笑道:“太公趕得早,不如趕得巧。灑家在五台山,學得說姻緣,憑著三寸不爛之舌,保管山大王,心甘情願退了這門親事。”
太公將信將疑,但五台山高僧這張招牌,不由信了。這就是人的名,樹的影,名人的影響力。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