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篇-四大名著水滸傳
詩詞歌賦人稱讚49
四體不勤
五穀不分
施耐庵寫出了名著水滸傳,情節的構思、人物的描寫、詩詞歌賦的寫作,均超過了三國演義、西遊記。
然而,施耐庵中過舉人、奪魁進士,妥妥為一白麵書生。對於農民的勞作、作物的生長,僅限於書本。從水滸傳的描寫,可見一斑。
施耐庵隻能寫出打麥場、茅草屋,對農民的描寫少之又少,甚至沒有片段。究其原因,對農民了解甚少,缺乏生活經驗。
整部水滸傳,沒有對小麥、玉米、水稻的描寫,更沒有對農民勞作的描寫。無它,施公隻能說是四肢不勤,五穀不分,作紙上談兵了。
因此,有很多人質疑梁山一百零八將,是否農民起義。這和施耐庵有很大關係。因為,好事者說,書中僅有九尾龜陶宗旺是純農民一個。
1、王進私走延安府一節。王進請娘下了馬。王進挑著擔兒,就牽了馬,隨莊客到裡麵打麥場上,歇下擔兒,把馬栓在柳樹上。子母兩個直到草堂上來見太公。
一處寫有打麥場、草屋,但沒有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描寫。施耐庵隻能用詩詞歌賦寫出,但見:
前通官道,後靠溪岡。一周遭楊柳綠陰濃,四下裡喬鬆青似染。草堂高起,亭官低軒。轉屋角牛羊滿地,打麥場鵝鴨成群。田園廣野,家眷軒昂。正是:家有餘糧雞犬飽,戶多書籍子孫賢。
2、時當六月中旬,炎天正熱。那一日,史進無可消遣,捉個交床,坐在打麥場邊柳陰樹下乘涼。
二次寫到打麥場。
3、史大郎夜走華陰縣一節。隻說史進提了樸刀,離了少華山,取路投關西五路,望延安府路上來。但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