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篇-三國亂世有忠義
舍生取義感天地3)王修、韓珩、李珪、王威
1、曹丕乘亂納甄氏一節。曹操下令將袁譚首級號令,敢有哭者斬。頭掛在北門外。一人布冠衰衣,哭於頭下。
左右拿來見操。操問之,乃青州彆駕王修也。因諫袁譚被逐,今知譚死,故來哭之。
操曰:“汝知吾令否?”
修曰:“知之”。
操曰:“汝不怕死耶?”
修曰:“我生受其辟命,亡而不哭,非義也。畏死忘義,何以立世乎!若得收葬譚屍,受戮無恨。”
操曰:“河北義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若能用,則吾安敢正眼覷此地哉!”遂命收葬譚屍,禮修為上賓,以為司金中郎將。
因問之曰:“今袁尚已投袁熙,取之當用何策?”修不答。
操曰:“忠臣也。”
2、郭嘉遺計定遼東一節。且說袁尚、袁熙知曹兵將至,料難迎敵,乃棄城星夜奔遼西投烏桓去了。
幽州刺史烏桓觸,聚幽州眾官,歃血為盟,共議背袁向曹之事。
烏桓觸言曰:“吾知曹丞相當世英雄,今往投降,有不遵令者斬。”
依次歃血,循至彆駕韓珩。珩乃擲劍於地,大呼曰:“吾受袁公父子厚恩,今主敗亡,智不能救,勇不能死,於義缺矣!若北麵而降曹,吾不為也!”眾皆失色。
烏桓觸曰:“夫興大事,當立大義。事之濟否,不待一人。韓珩既有誌如此,聽其自便。”推珩而出。
烏桓觸乃出城迎接三路軍馬,徑來降操。操大喜。
3、蔡夫人議獻荊州一節。劉表既死,蔡夫人與蔡
瑁、張允商議,假寫遺囑,令次子劉琮為荊州之主,然後舉哀報喪。
劉琮乃聚眾商議。幕官李珪曰:“今可急發哀書至江夏,請大公子為荊州之主,就命玄德一同理事。北可以敵曹操,南可以拒孫權。此萬全之策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