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一開口,四十幾位大臣的注意力就放到了皇帝的身上,而端坐大寶的朱由校也抖了抖手中的信道:
“李若漣、你的人應該已經知道關外發生的事情了吧?”
“回萬歲、臣知道,正欲上奏。”李若漣作揖回禮,而所有人也看向了他。
“那你就和諸位說說吧。”朱由校將手書放在了一旁,得意的靠著龍椅。
李若漣見狀,便作揖回禮,隨後開口道:
“六天前,齊王殿下領兵天策衛,於白馬關對峙喀喇沁首領伯暈歹三萬餘騎,隨後定下白馬關開禦馬監官市的條件。”
李若漣的話一說出,所有人紛紛皺眉。
在這句話上,李若漣買了個乖,他隻說了朱由檢領天策衛對峙喀喇沁三萬餘騎,卻不說原因是朱由檢叫伯暈歹前來。
這就給大臣們形成了一種隻能錯覺,那就是伯暈歹領三萬騎叩關,隨後被朱由檢領一衛五千六百人喝止,並定下了開白馬關官市這一事情。
事情的經過、朱由校是最清楚的,朱由檢毫無保留的把事情經過告訴了朱由校,因此他知道、這件事不能說出真相。
所以、他早早就在白馬關事情發生後,就告訴了李若漣,一旦巴約部戰事有了結果,率先說出白馬關事情。
至於李若漣的話語話術,這也是朱由校指點的,因此在這樣的指點下,大臣們對白馬關開啟互市都選擇了沉默。
責怪朱由檢不是一件好事,誰都知道如今皇帝有多麼寵信這位齊王,並且齊王都已經領兵一衛喝止北虜三萬騎,他們也不好說什麼。
不過他們好奇的是,隻是因為一個互市就叫這麼多重臣前來?
所以、他們將目光都放到了李若漣身上,想知道還沒有沒有更重要的情報。
果然、不出他們的意料,李若漣當即又補充道:
“四月十八日,原勇士營參將領滿桂領兵從榆林口出塞,繞過長城,六日奔襲九百裡,奇襲巴約部土城,燒傷燒死巴約部眾數千人,巴約部虜酋與建虜碩讬領兵近萬出城,雙方交戰三合,虜酋領兵退走,向東逃百餘裡。”
“隨後、滿桂用巴約部土城以北的草場,交換遼河中下遊草場,拓土三百餘裡,收複失地。”
“此戰,我軍斬首八百九十六級,其中建虜一百九十七級,北虜六百九十九級。”
“可交移六科者一百三十七級,請禦馬監視察者七百五十九級”
“另俘獲軍馬九千六百餘匹,駑馬一萬六千餘匹,牛……”
“更俘獲老奴養女,虜酋大妃,以及巴約部數千婦孺,可稱大捷!”
李若漣的情報、和朱由校通過信件所知的沒有太大出處,他十分滿意,甚至得意洋洋的掃視著諸臣。
諸臣聞言後,諸如楊漣者,大部分激動的攥緊了拳頭,畢竟這是收複三百裡失地啊。
可是、對於專研政治的劉一燝、葉向高等人來說,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皇帝不經過兵部和兵科、內閣,直接下旨出兵。
儘管拓土三百裡,斬獲頗多,但這更說明了皇權和兵權的聯係更緊密了。
葉向高沉默是因為他知道,在接下來一段時間,恐怕那位領兵的齊王殿下,要遭受到不少彈劾了。
他必須想辦法調節齊王和諸臣的黨爭,因為保齊王便是保皇帝。
比起他,劉一燝則是回想起了七衛一營的大操演,回想起了那支四萬多人的兵馬。
他本以為、七衛一營變成十六衛軍,十三拱衛營後,會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練成。
沒想到、這隻是過去了三個月,他們的戰力已經達到了出塞,並且六天奔襲九百裡的程度。
能超過他們的,隻有漢唐兩代和前元罷了。
可以預料的是,皇帝這樣擅自調兵,並且齊王敢於執行的行為,極大挑戰了文臣的神經。
劉一燝現在擔心的,就是他們清流之間的問題。
他們畢竟和齊楚浙宣昆等黨派不一樣,沒有那麼緊密的利益關係,所以皇帝不經過內閣、六科、六部調兵這件事情,恐怕會引起無數朝臣群起而攻。
自己要怎麼做?劉一燝問心自問,一時間拿不定主意。
相比較他和葉向高,其餘齊楚浙宣昆等五黨和其他黨派的官員就皺眉了,甚至已經想著回去後,要在下一次常朝組織彈劾了。
不過、沒給他們太多想事情的時間,朱由校便開口了:
“著吏部,兵部在遼河故地設置大寧前衛、大寧中衛、大寧後衛等三衛軍。”
“滿桂有功,升為大寧總兵,統領大寧三衛,在當地築城、堡六座,由工部節慎庫撥銀六萬兩。”
“另、戶部調銀三十萬兩,糧六十萬石前往關外,交付滿桂,著其好生防備建虜、監察土蠻。”
“再著永平、順天兩府知府,在築城之後,按滿桂所需,將順天、永平等地養濟院的百姓調往大寧。”
“萬歲……”聽到朱由檢的話,工部尚書王左還沒有說什麼,倒是戶部尚書李汝華上前開口道:
“萬歲、眼下九邊軍餉未發,朝廷尚拖欠一千一百餘萬兩軍餉,戶部眼下還缺額九百餘萬,實在拿不出……”
李汝華在哭窮,不過並不奇怪,因為明朝複雜的財政製度,導致了六部和很多部門都有自己的內庫,戶部能收到的銀子並不多,反倒是支出最多,自然也就沒有銀子了。
不過對此、朱由校卻沒有同以往一樣生氣,而是對李汝華安慰道:
“軍餉一事吾已經明了,但請放心,等遼沉事宜結束,吾會從內帑之中調銀發放山西三鎮和遼東的軍餉。”
“戶部隻需要負責甘肅、寧夏、固原、榆林等四鎮和京營軍餉便可。”
“嗯?”聽到這話,所有朝臣都是不可思議的看向了朱由校。
破天荒了……
儘管他們知道、皇帝和前幾代皇帝比,比較大方,經常撥發內帑,但沒想到皇帝這麼大方。
山西三鎮外加遼東,今年軍餉近六百萬兩,如果再加上欠響,那麼就是八百餘萬兩。
內帑有七百萬兩的收入嗎?或許有,畢竟皇帝整頓了順天和永平的衛所,還有禦馬監南北場的支持,但同時禦馬監的軍餉也是一大問題。
十六衛軍十二拱衛營,雖然目前空額三衛軍,但也有近十一萬人,支出近三百萬兩銀子。
不過這也變相說明了、皇帝的內帑確實是供應不了十六衛軍和十二拱衛營了。
不然不會將大寧三衛劃到兵部麾下,也不會讓戶部出銀子。
文臣之中不少人得知這個消息,紛紛鬆了口氣,他們最怕皇帝的銀子多,然後瘋狂招募兵馬,最後讓手中的兵權遠遠超過文臣可控製的邊軍和內軍。
隻是他們不知道、朱由校其實還有銀子,他之所以敢說自己負責山西三鎮和遼東的軍餉,是因為他接下來就要對山西三鎮動手了。
三十六衛三十八所,便是二十三萬九千六百軍戶,近一千兩百萬畝軍屯田,每年三百三十多萬兩的支出……
想到山西三鎮的規模,朱由校就忍不住的生氣。
也不知道這近二十多萬兵馬,去了空額之後,到底還能剩下多少!
每年的三百三十多萬兩軍餉,也不知道養肥了哪些人……
朱由校他很想發作,但還是忍住了。
他沒有忘記自家弟弟的話,眼前必須先解決遼東的問題,隻要努爾哈赤退兵,到時候就能對山西三鎮進行變革了。
因此、他把目光看向了李汝華,而李汝華反應過來後,也作揖道:
“如果是如此、那麼這筆銀子,戶部可以掏出來。”
“既然可以、那就先發甘肅、寧夏、固原、榆林四鎮的欠響和今歲的軍餉。”朱由校沉著氣開口,又道:
“另外、由內閣和兵部牽頭,調太原兵一萬二萬,大同兵一萬、宣府兵一萬五援遼。”
“所有兵馬,抵達昌平後,由內帑撥銀,齊王發餉,將積欠和今歲的餉銀,開拔銀一同發放!”
“萬歲聖明……”聽到朱由檢的話,兵部尚書崔景榮和戶部尚書李汝華便紛紛作揖高唱聖明。
或許在李汝華看來,戶部的壓力小了,在兵部看來、調這三萬七千的兵馬援遼,可以緩解遼事,不管從哪方麵來說都是好事。
但隻有知道皇帝心思的葉向高,和知道朱由檢心思的楊漣兩人知道事情的真相。
這三萬七的兵馬一旦調走,那麼留在山西三鎮的可戰之兵就不足三萬,甚至不足兩萬了。
隻要建虜敗退回長白山脈之中,那麼不等山西三鎮和大部分文臣反應過來,十六衛軍就會出兵山西,將三鎮取締!
他們兩人是文官、按理來說都應該為了文官的勢力抗衡皇帝。
但葉向高和楊漣兩人的家境本來就不是殷實之家,比起還能算作清流黨的楊漣,葉向高更是一個無黨人員。
他在後世被劃入東林黨,是因為他得罪了魏忠賢,而不是他本人是東林黨的一員。
也因此、他們更希望皇帝能帶來新的局麵,讓大明中興。
山西三鎮隻要被裁撤,那大明所能得到的就是上千萬畝軍屯田所上交的上百萬石軍屯籽糧,以及節省每年的三百三十萬兩軍餉。
這些東西如果消失,那麼遼餉加派,似乎也就可以應時局而取消了,從而真正做到惠民。
遼響取消,百姓一畝地能少交三四斤糧,這比其他什麼政策都實惠。
正因為如此、他們閉口不談,而其他人見葉向高不開口,劉一燝也閉口不談,頓時皺眉。
但時局在這裡擺著,犒賞是正常的,關外設立大寧三衛這點,他們也執拗不過皇帝本人。
因此、他們都沒有站出來彈劾,而朱由校見狀,也開口道:
“另外、此次滿桂出塞是齊王指揮,齊王還喝退了伯暈歹南下,因此由內帑賞齊王賜錢三百枚,戶部撥銀一萬兩,犒賞天策衛將士。”
“臣領旨……”李汝華得了便宜,自然不會忤逆皇帝,他應下了,而這樣的局麵更是讓朱由校高興。
他心中對於自家弟弟所說、用戰爭所獲得的軍功鞏固皇權的這句話,又有了新的認同。
看吧、這群平日忤逆他的家夥,在知道自己的人取得了大捷後,還不是隻能低頭答應自己的話?
想到這裡、朱由校對於自家弟弟口中所說,收複河套的事情更熱心了……(www.101novel.com)